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帝苏河在乾清宫召见左都御史李元正。

李元正进入乾清宫,他先是鞠躬行礼。

“臣左都御史李元正,拜见陛下。”

李元正听到平身的旨意,他再次鞠躬,声音哽咽的说道:“臣愧对陛下的栽培,致使广东、广西、交趾、南洋四省,御史与当地官员同流合污。

御史失去了监督官员的能力,反而成为官员贪腐的帮凶。

臣的能力不足,请陛下允许臣致仕。”

皇帝苏河语气平淡的说道:“平身吧!朕知道这件事情怪不到你的头上。

但都察院也要吸取教训,搞好内部监督,关键是要能者上,庸者下。

都察院御史必须公正,不能成为各派势力倾轧的工具。”

都察院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苏河只是训斥两句,他就轻轻放过左都御史李元正。

李元正的能力,绝不是都察院中最顶尖的人。

但他的忠心却无可争议,又是一位孤臣,办案从不留情,与朝廷各个派系的关系都闹得很僵。

具备这些特质的人,天生适合管理都察院。

首相都换了几任,帝国关键岗位全都经过更迭,唯有都察院一直在李元正掌控之中。

都察院是悬在所有官员头顶上的利剑,左都御史掌管都察院大权,其人不是皇帝心腹,整个帝国都会乱套。

皇帝苏河给左都御史李元正赐座,他这才询问道:“涉及古千道的走私大案,经过数月的侦查,现在已经进展到哪一步。”

李元正看到自己过关,他神情这才放松下来。

他手握大权,掌控都察院这个衙门,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厘清官场的黑暗。

他是真的不想,辞官回家当一名富家翁。

他青年时只是因为身体残疾,才名远近皆知,却连童生功名都无法获得,只因为怕他冲撞了贵人。

他被苏河看中,就下定决心要守护苏河的基业,绝不能让吏治崩坏。

但都察院犯下大错,李元正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坐在凳子上,听到皇帝苏河的询问,立刻介绍这个案件。

“启禀陛下,由内阁大臣林文静作为钦差,调动三法司精干人员组成的调查队伍。

前往广西调查,古千道为代表的古家,确实参与走私大案。

这些人每年逃税金额高达三千万两银币,还向外国走私帝国明令禁止的商品。

林文静顺藤摸瓜,又在广东惠州、交趾静安、南洋乐佛这三地,同样查获涉及大规模走私的团伙。

走私案基本调查结束,这个案件涉及金额高达五亿两银币,涉及人员二十多万人。

只是朝廷命官,就有二品官一人,三品官九人,四品官二十一人。”

皇帝苏河听到走私大案,竟然涉及到这么大金额。

偷税这么大金额,都能建造二百艘泰山级战列舰。

皇帝苏河左手狠狠的拍在龙椅上,气愤的吩咐道:“涉及的相关人员,必须严肃处理,明正典刑。

涉及到的相关家族,全部抄家。

朕会命令海关等有关衙门,必须要查缺补漏,总结经验。”

左都御史李元正汇报完走私大案,他带着整顿都察院的旨意,离开乾清宫。

皇帝苏河批阅完眼前的奏疏,他像贴身大太监周方志询问道:“小周,今日还有什么事情?”

周方志在一旁,恭敬的汇报道:“陛下,新任户部尚书李岩想要求见陛下。”

“见一见吧!”

“臣遵旨,陛下请稍等片刻。”

李岩这个名字,皇帝苏河还是较为熟悉。

他在原本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属于李自成团队中,少见头脑清晰的战略人才,只是得不到重用。

李岩加入时,苏河的队伍已经取得绝对优势,一位谋臣已经影响不到战局的发展。

李岩也没有走谋臣路线,而是正常走文官路线。

他在文官道路上,才能明显更中庸,但却走得极稳。

皇帝苏河关注到李岩时,他已经官拜工部左侍郎。

这次古千道出事,皇帝苏河选择提拔与各方势力都没有明显瓜葛的李岩。

乾清宫外,穿着大红官服的户部尚书李岩,他向周方志公公道谢道:“感谢周公公的帮衬,岩在之后必有重谢。”

周方志公公微笑着点点头,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李尚书,陛下正在乾清宫等着,请不要让陛下久等。”

李岩略微调整仪态,他走近乾清宫。

这是他成为户部尚书之后,第一次单独受到皇帝苏河的接见。

李岩都没有想到,户部尚书这个关键职位,竟然能落到他的头上。

他这也算是简在帝心。

这与他奉行明哲保身的做事态度脱不开。

任何一个心中有抱负的帝王,绝对不会允许大臣结党,侵犯到皇权。

李岩看着朝廷渣渣呼呼的那些人。

他作为一个局外人,看他们起高楼,看他们宴宾客,看他们楼塌了。

他渐渐也看明白,皇帝苏河的做法。

皇帝苏河胸有沟壑,想出太多的治国理政之道,他却不知道哪一条道路,更加适合帝国。

皇帝苏河执行一个笨办法,慢慢试着来。

试成功了,主事的官员就会高升。

钱明义、林文静、韩翠柏就是这样升上来。

搞出问题,那就是这些官员的错,把这些官员罢黜,有问题的政策自然就能调整过来。

李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在官场上绝不冒头,一直奉行着萧规曹随,做一个中庸的官员。

这样升的慢一些,但绝对不会出错。

他却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户部尚书,这可是六部之中,与吏部并称为上二部。

户部掌握着全国的户籍人口,对于帝国的变化了如指掌。

更关键的一点,户部掌握着财政大全。

户部因为税务局的出现,失去了收税的权利。

但朝廷怎么花钱,却一直由户部管理。

哪怕是大都督府,每年的军费都需要经过户部的审核。

李岩知道他是户部尚书,那就绝对躲不开,为皇帝苏河实验新政。

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请求。

主动请求,还能掌握大概方向,躲避棘手的问题。

户部尚书李岩走进乾清宫,他恭敬地行礼。

“臣,户部尚书李岩,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皇帝苏河紧接着问道,“李尚书求见朕,有何事要汇报?”

李岩拿出奏疏,递给周方志公公,同时开口说道:“臣接到青岛、松江、宁波、福州、广东等海关统计的数据。

只是三月有余,国内就像海外藩属国,移民了五十多万人。

移民的费用,全部都是由藩属国出,对帝国的财政没有什么影响。

但这可是每月移民将近二十万人,这个数额太高了,持续下去。

帝国的人口会急剧降低,到时候会把国内的人抽干。

帝国这么大的疆域,没有足够的人口,连疆土都守不住。

陛下一定要慎重,为十几二十年后的情况考虑。”

户部尚书李岩刚任职,他就看到帝国内出现这么大的危机。

他不知道藩属国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帝国对于人口迁移,几乎没有任何阻挡。

帝国现在人口底蕴厚足,还没有饿过凸显出来。

等到帝国人口持续流失,少量的人口守着空旷的土地。

只需要一场消耗人口的战争,帝国就会全面崩盘,连上战场的人都凑不齐。

皇帝苏河听到户部尚书李岩担忧这件事情,哈哈哈一笑。

“李尚书,你是否知晓帝国从立国以来,出现了几次移民潮。”

李岩听到皇帝苏河这样问,他只能先回答这个问题。

“移民潮,那只能是出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规模的移民,这样才算移民潮。

据臣了解,帝国从立国以来,一共出现了两次移民潮。

第一次移民潮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在帝国内部进行移民。

以帝国拿下朝鲜半岛为起始点,到收复东南各省为终结。

帝国为了掌控海外行省,历经十多年,像这些地方一共移民了五千多万人口。

再综合海外行省各地移民的迁徙,移民人数在一亿以上。

第二次移民潮,那就是各位王爷前往海外建国。

这些年来的移民规模,每家至少都是上百万。

一共有一千三百万人,移民到海外藩属国。”

皇帝苏河听完李岩尚书的话,他满意的点点头,道:“数据掌握的很精确,在朕的印象中,移民人数与这个数据差距不大。

李尚书,你应该能察觉,这两次移民潮,都是朝廷主动推动,知道朝廷为什么耗费不菲资金做这种事。”

户部尚书李岩脑筋转得很快,他之前不是户部尚书,却也想到过这个问题。

“陛下,臣认为这是朝廷为了稳定。

第一次移民潮,朝廷明显是为了稳定地方。

从这些年海外疆土陆续成为行省,这就表明汉人在当地已经超过一半。

没有汉化的环境,当地官员想要汉化土着,那也做不到。

只有汉人和土着杂糅生活在一起,以华夏文明的强大吸引土着,这才能让当地快速汉化。

海外诸省的稳定,离不开大量移民的帮助。

第二次移民潮,那是为了藩属国的稳定。

帝国现在每年与藩属国的贸易额,早已超过亿两银币。

陛下圣明,早就看出来藩属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藩属国在海外尽快占稳,他们就能大量采购帝国的商品。

只有同文同种的汉人,才能听从藩王的支配,快速稳定藩属国。”

皇帝苏河开心的称赞道:“李尚书,你说的没错,前两次移民潮,确实是为了稳定。

这样浅显的道理,很多人还认不清。

朕多次在报纸上看到批评,言谈移民劳民伤财,这些人对于国政一点都不懂。

李尚书能看出前两次移民潮,那对于第三次移民潮,也应该有所预见。”

李岩听到皇帝苏河这么说,他神情一震。

这种加速移民的现象,竟然是朝廷主动推动第三次移民潮。

朝廷为什么要这样做?

现在海外行省与藩属国情况都已经稳定。

这些地方一定会吸引国内某些人,这属于正常的移民,不需要管控。

李岩突然想起他翻越户部资料时,看到的一组数据。

他立刻躬身行礼道:“陛下是认为现在出生人口太多,提前进行移民疏导,为将来的青年人口,留出足够的空间。”

“来人,赐座。”

皇帝苏河听到户部尚书李岩这样说,他认可了李岩的才能。

这人做事有些中庸,但头脑确实很灵活,适合做一些难度更高的事情。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李爱卿想到的没有错。

李爱卿应该注意到,从帝国立国以来,每年的出生人口都暴涨。

现在帝国七亿人口,十五岁以下的人,就高达一亿七千万。

帝国接下来的人口,依然会不断的暴涨。

朝廷做事必须要有前瞻性,不能让人口不断的聚集。

要让大部分人,都能有事做。

无所事事的人太多,就会形成流民。

朕可是知道流民的可怕。”

李岩恭敬的说道:“这个情况,必然会发生。

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生孩子赚大了。

孩子长大就是一个劳动人口,能为家庭赚来很多钱。

朝廷又是按人口分配土地,家庭人口越多,他们就能分到越多的土地。

哪怕是女孩都能分到土地,这样很多家庭都无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两点,第一点就是朝廷取消了丁口税,完全彻底的取消,没有把丁口税隐藏在其他税种之中。

历朝历代,每次取消丁口税,都会迎来出生潮。

第二点就是朝廷粮食产量年年增高,能为百姓提供廉价稳定的粮食供应。

只有吃饱饭,百姓才有生育的想法。

现在廉价的粮食,养一位孩子所需要的花费又不多。

百姓不需要担忧生养问题,生孩子又能为家庭带来不菲的利益,百姓普遍倾向于多生。

臣看到户部的资料,年轻的家庭之中,普遍都是三四个孩子。

更有甚者,生育七八个孩子。

这还是一夫一妻的家庭,一夫多妻的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更多。”

李岩再次称赞道:“臣想到这里,就感觉朝廷政策的精妙。

帝国之后出生的人口,现在还没有成年,依附在父母的羽翼下。

等他们闯荡社会,移民海外已经成为一股风潮。

他们无法在帝国立足,必然会前往海外讨生活,这能让帝国更稳定。”

皇帝苏河满意的说道:“李爱卿已经分析明白,户部要为移民提供便利,限制人口流动,压抑百姓生育的方式,绝对不可取。”

大华帝国从不怕百姓多生,只怕百姓少生。

哪怕是帝国人口再多,国内无法养活,那就去国外抢。

世界上好的地盘那么多,只要有充足的人口,皇帝苏河就不怕抢不到。

现在各大藩属国,欢迎帝国的移民政策,人口暴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