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硕说完,李德硕等其他的头领们朝赵清云冷哼了一声,就散开了。
现场就留下了赵德柱、李明硕、李荣硕、李文硕。
李明硕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
“行了,你们两个都在这了,而且现在也知道了你们将要建设的建筑的重要性。”
“咱们多的也不说了,就讨论一下两个庙和教室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的。”
李荣硕思考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说道。
“大哥,这建文曲庙好办。”
“我们直接仿造白云观,三清殿的样子,建成咱们文曲庙的主殿。”
“偏殿建设司命殿、司禄殿、逢吉殿、文书殿、科甲殿……”
“有这些基本上就能凑出来一个文曲庙了。”
“之后要是再建设什么另行增加就行了。”
“烈士殿,主殿我们供奉岳飞。”
“偏殿供奉关二爷。”
“其他的再把各位牺牲弟兄们的排位搬进去。”
“不仅能代表我们驱除倭寇的心思,还能让表现出让弟兄们死后成神的雄心!”
赵德柱一听,内心就暗自感叹起来。
自家这个二舅爷真是厉害啊。
常年在外负责走镖,还是有点儿见识的。
短短几句,就把两个庙的核心给算计好了。
文曲几个偏殿设计的都是关于命运、前途、上进等内容。
我虽然不知道真正的文曲庙应该是什么样子,可现在这个法子也不错了吧?
至于烈士庙,选择主要供奉岳飞,那就更是神来之笔。
满清入关,把主祭岳飞换成了表现义气与忠诚的关羽,虽然都是武神。
但是跟烈士庙相比,确实没有岳飞来的合适。
岳飞是被冤杀,战士们是牺牲。
岳飞是抗击外敌,战士们也同样。
于是赵德柱抬起头来,大声说道。
“二舅爷,您说的这些我觉得都还不错。”
“不过我打算再加一点儿。”
“那就是文曲庙,单独设置一个偏殿,里面放上诸子百家的神像。”
“如儒家的孔子、农家的许行、工家的公输班(公输家相当于现在的工科,主应用)、墨家的墨子(墨家相当于现在的理科,主理论)、医家的扁鹊、道家丹鼎的葛洪(化学)、数家的祖冲之(虽然不是诸子百家时期的,但是放在这里是为了为以后得科学启蒙)等人。”
“这些都是关乎我们的前辈的,包含了天文地理、百工,给了寨子里弟兄们一个盼头,让他们以后在各自领域做出贡献,也能进入文曲殿。”
其实赵德柱这么说,也是用心良苦了。
如果单独供奉文曲星,确实是封建迷信。
可加上古代各行业理论大家与开派祖师那就不一样了。
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崇拜先祖的祭祀之所。
供奉的都是仁杰。
那以后就算是跟红党合流,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啊。
毕竟这些不是神,而是杰出的人!
同时涵盖了后续的文学、哲学、数学、物理、工科、化学、医学、农学等内容。
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发展科学,继承前辈意志,发展自己的殿堂嘛!
有自己在这,除了上辈子50年代以前的部分科学理论。
其他的完全都可以以文曲庙的名义往外发展啊。
有了自己的聚神电波加持,完全可以培养一批杰出科学家。
形成中国自己的一套独立的科技体系还是可以的嘛!
到时候谁敢说自己是搞封建迷信?
自己只是信奉、崇拜一条道路上的先祖而已。
赵德柱一说,李明硕和李荣硕等人的眼睛也亮了。
李文硕彻底的稳不住了,直接一拍大腿说道。
“对啊!”
“咱们把那些老祖宗都请进文曲庙。”
“等以后不管是咱们伤残的战士,还是后来的孩子们,都可以选择跟着一个老祖宗的道路学习嘛!”
“而且咱们是不是还可以把民族英雄也加入到烈士庙里去。”
“潜移默化的,影响各位弟兄们。”
“让他们向先辈们看齐?”
李文硕说完,李荣硕也笑着应和道。
“我看行!”
“咱们这样干,确实不错。”
“给弟兄们树立了明确的目标,鼓励弟兄们在休息之余,用自己的功劳兑换文曲庇护的时间。”
“然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兵法、武艺、天文地理、医学、数学、工学……”
“他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反正咱们总不可能以后一直都是训练和打仗吧?”
“训练有文曲庇护加成,短则七天长则半个月,大家都能成为精兵。”
“以后每天抽两三个小时训练,加深印象,其他时间用来学习多好?”
“这么一来,所有兄弟们就都有事干了。”
“而且以后咱们再也不会缺人才!”
赵德柱听了两个舅爷说的,忍不住的点头。
太牛了!
稍微起个头,这些人都把后续的发展给说出来了。
只要寨子能稳定下来,以后就不愁发展了。
建立一个人人有信仰,人人有目标的势力。
而且还有自己,那寨子不是每天都会进步嘛!
于是赵德柱笑着说道。
“哈哈,二舅爷,四舅爷,既然你们想到了,那就去干吧!”
李明硕也笑着催促两人行动。
李荣硕一听就苦着脸笑道。
“大哥,不是我不想去干。”
“而是咱们现在不仅没有会建设神庙的人。”
“而且也没有那么好的木材啊。”
“按咱们刚才说的,要建设那么多宫殿,需要不少的大木哦!”
李明硕听后,也一阵头疼。
皱着眉头,纠结的说道。
“要不咱们先建教室。”
“至于两个神庙后面再说?”
赵德柱一听,连忙阻止道。
“不用这样,不用这样!”
“咱们现在就可以建。”
“耽搁不得,得早点让新上山的弟兄们有个寄托信仰的地方。”
“哪怕是简陋一点儿都无所谓。”
“大不了等咱们寨子势力稳定下来了,以后再扩建就是了!”
“反正这个山谷一切都是初创,有的是时间。”
有了赵德柱的提醒,三人这才没有纠结三处建筑的建设问题。
而是仔细的商讨起来建设场地的问题。
两个神庙赵德柱不懂。
赵德柱参与进来把教室给细化了。
按上辈子七八十年代的老教室模样,建立一排的夯土墙教室。
每个教室约莫能坐60多人。
前面墙上立下一个黑板。
教室旁边再建立两个大型的图书室。
虽然简陋,但是也够用了。
到时候不仅各位基层指挥员,班排指挥战术课程可以在这里上。
而且寨子里现在一千多的孩子,也可以入学。
初步规划的建筑都在训练场的两边。
图书室刚好在训练场一侧的中心位置。
这是赵德柱自己选定的地址。
在这里他的聚神电波不仅能覆盖训练场,还能覆盖到学校。
等细节都商议好了,李荣硕和李文硕才结伴散去。
现场又只剩下赵德柱和李文硕两人了。
李文硕看着又准备开始训练的战士们,叹了一口气说道。
“也不知道宋先生到哪了,一个人下山安不安全。”
“能不能带回小鬼子的情报!”
“算了,不管了。”
“走,小柱子,咱们吃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