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龙神情一慌,知道自己要是被抓了,就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当即跟父亲拜别,而后也不收拾行李,直奔后院。
不过还是慢了半步。
等到李梦龙翻身越过墙头,已经有两个身穿素色长袍,手持宝剑的女子拦住了他的去路。
“李公子,跟我们走一趟吧。”女子开口,声音轻灵,却不夹杂半点感情。
李梦龙皱着眉头,拳头暗自使劲,却是准备将这两个女子打晕过去。
可他拳头才刚刚握住,两名女子已然从原地消失。
紧接着,李梦龙就感觉腹部像是被重锤砸中,腘窝也一阵刺痛,双膝不由自主地软了下去。
“锵——”
两把长剑交叉着横在了他的喉咙上。
“李公子,妾身奉劝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不然我二人就算是砍了你,王上也不会怪罪。”女子开口的同时,一枚玉佩从她的手掌中滑落下来,坠在李梦龙眼前:“这块玉佩,李公子不会不认识吧?”
见到这玉佩,李梦龙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这两个女子不是开玩笑的,对方真的有砍了他还不受责罚的资本,只因为这二人是傅采林的徒孙。
那一位虽然没有在朝为官,可在高丽的地位,却是超然一切。
同样的,傅采林的徒子徒孙,在高丽王朝也有着非凡的地位。
无论文治武功出众与否,只要入朝为官,起步就是四品,可以说比走关系还要轻松百倍。
当然了,傅采林也并没有过分纵容弟子。
除了二弟子傅君瑜在王宫中担任禁军统领,并领着一些徒子徒孙组织了一支女子禁军守卫王宫外,其他两名弟子,皆跟着傅采林修行,不问世事。
而这玉佩,就是傅君瑜组织的女子禁军的象征。
对方是领了王上的命令来的。
一念至此,李梦龙彻底没有了反抗逃跑的想法。
只得束手就擒。
李翰林听到动静,追了出来,见自己儿子被两个女子绑了起来,同样看见了女子的衣着与腰间坠着的玉佩,也说不出话来。
只是仍有些不甘心。
李梦龙不是他唯一的儿子,却是他最看好,也是唯一争气的儿子。
其他两个,不是飞鹰走狗,就是痴呆愚笨,根本难成大器。
可以说,南原李氏到了他这一脉,延续下去的希望,全系在李梦龙一人身上。
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对方被贬官为奴。
不过李翰林清楚,自己能力有限,思来想去,也只有赵大人开口,才能为梦龙求来一线生机。
念及此处,李翰林立时令人备马,前往了大司宪府。
书房中。
赵光祖刚将重新拟定的伪勋名册整理到了折子上,检查无误,正准备进宫送交王上。
就听手下人通禀道:“启禀大人,李翰林李大人求见。”
“翰林,他来干什么?”赵光祖疑惑着,但还是让人把李翰林带进来。
刚一进门,李翰林就没有丝毫形象地跪在地上:“求大人救我儿一命!”
“翰林,这如何使得,快快请起。”赵光祖一惊,心中闪过了很多猜测与想法, 手上的动作也不慢,上前就将李翰林搀扶起来,而后道:“有什么事情,咱们坐下来再说,能帮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李翰林坐下后,长叹了口气:“大人,事情是这样的......”
他将李梦龙被抓的详情,事无巨细地说了出来。
赵光祖听到一半,眉头就没有舒展过,等到李翰林说完,他仍皱眉沉思了许久,才摇摇头道:“李大人,不是我不想帮,你也知道,如今咱们王上,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冲撞神像。”
“其他的也就罢了,可问题是,普贤真人像是显过灵的,尹大人的前车之鉴,你应该还没忘吧?”
“我知道,可,可是我就梦龙这一个争气的儿子。”李翰林知道事情难办,可他实在是不甘心。
赵光祖也知道,想让一个父亲放弃自己的儿子,需要的可不是决心那么简单。
也知道,李梦龙对李翰林而言,不仅仅是儿子,更是南原李氏的宗嗣传承。
二者相加之下,李翰林怕是付出一切,也要把李梦龙捞出来。
“罢了,翰林,我现在就入宫一趟,探探王上的口风,你且回府上等消息。”赵光祖道。
李翰林听到这话,脸上满是感激之色:“多谢赵大人!”
“翰林,唉......”
命下人送李翰林离去,赵光祖沉吟良久,还是叹了口气,将刚才写好的折子带上,换了衣袍就入了宫。
王宫之中。
高丽王正按照卞学道教授的,在焚香斋戒。
“启禀王上,大司宪求见。”大太监躬身道。
高丽王本想拒绝不见,可转念一想,赵光祖来找自己,说不定是有什么大事,自己若是不见,其他也就罢了,万一神明因此而不喜,从而减少对他的奖励那就不美了。
便缓缓睁开眼睛:“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赵光祖走进宫殿,见王上一身道袍盘膝坐于蒲团之上,面前供着普贤真人像,心中便是一紧,但还是恭声拜道:
“微臣拜见王上。”
可高丽王却起身避让开来,言道:“神明当面,岂能跪拜于我?”
听到这话,赵光祖心中就是一叹,知晓王上的迷信更严重了。
当下也不好先提李梦龙的事情,而是先取出了折子,恭敬递出:“请王上查阅。”
“这是什么?”高丽王接过折子,一边看一边问道。
他发现,这上面有不少的名字,都是他耳熟能详的,貌似,全都是勋旧派的官员?
“回禀王上,此乃臣整理出来的伪勋名册。”
“伪勋?”高丽王一愣,“何为伪勋?”
“昔日王上拨乱反正,有如洪景舟洪大人那般劳苦功高之辈,却也有诸如名册上提及的尹大人、朴大人等德不配位之人,这些人无功却受禄,分润了大量田产土地,致使近些年来,税收疲软,国库入不敷出......应重定靖国功臣,有规划有标准的封赏,如此才能令国库丰硕。”
“这......不合适吧?”高丽王眉头微微皱起。
身为君主,怎么能将封赏出去的东西再收回来呢?
这要是写在了史书上,该让后世的人如何看他?
对于高丽王的反应,赵光祖早有预料,又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奏折,恭敬呈递过去:“王上请看,此乃伪勋册上有名之官员这些年来的恶行罪证,若是依法论处,抄家灭族绝不过分。”
高丽王接过一看,起初还不放在心上,可等看到后面,饶是这两天他在修心养性,也忍不住生出火气。
这上面的官员,有的竟然比他还要懂得享受,日子比他这位大王还要过得豪奢。
“这,这些人!真是反了!”高丽王忍不住吼道,可眼角余光一瞥,见到庄严而肃穆的神像,又想到了前不久卞学道所说,不宜见血光。
他脾气又软了下来。
“爱卿,孤王还是觉得,抄家灭族还是有些残忍了。”
“大王仁慈。”赵光祖先是恭敬称赞,而后又叒叕从怀中取出一个折子,递了过去:“臣还有另一套方案,请大王过目。”
高丽王眼前一亮,先前对赵光祖的芥蒂,顿时消了。
他果然没有看错人,对方从不会让自己过于为难!
等高丽王接过折子看起来的时候,赵光祖也在一旁解释:“神明显灵,普度世人,王上仁慈,愿意给这些贪官污吏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既然如此,何不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捐献多少不一的银子或土地,来免除一定的刑罚?”
“就拿名册上的朴大人来说好了,所犯罪过,累积算下来,足够抄家灭族,那便让他捐出家产的九成五,以充盈国库,然后仅免除其官职,不再追究以往的过错。”
“而收缴上来的土地,不妨以大王与神明的名义,租赁给那些没有土地,或土地极少的农户耕种。”
“如此一来,百姓有了田地耕种,日子必然蒸蒸日上,日渐红火,到那时,百姓一想到这些土地都是大王和神明赐下的,定然会对大王和神明感恩戴德,日夜供奉朝拜,可谓是一举两得。”
高丽王听了赵光祖的建议,不免眼前一亮。
他可是记得,卞学道说过,要想尽快集齐赐福所需的香火之力,除了要修建祭坛,更重要的,还是呼吁百姓诚心参拜。
若是按赵光祖的方法去执行,效果绝对喜人。
见高丽王已经有些意动,赵光祖趁热打铁道:“另外,臣要是没记错的话,王上近来命工部于王都内修建九处祭坛?”
“不错,卞爱卿说了,九为道家极数,一大把小九处祭坛,应以九宫格局布置,方能最大程度的汲取十方香火。”高丽王侃侃而谈。
赵光祖微微颔首:“臣对中原道家典籍的了解程度,想来是比不过得神明眷顾赐福的卞大人。”
“不过臣虽做不到上达天听,却能够下体民情。”
高丽王一愣,还不明白赵光祖想说什么,就听后者继续说道:“王上,既然有神灵赐福,修建祭坛自无不妥之处,但国库空虚,怕是没钱结清工人的尾款,木料石料的钱,也要拖到明年才能付清。”
“王上不妨以己度人,试想一下,若大王是工人,心中对于神明是感恩多于怨恨,还是怨恨多于感恩?”
“若是祭祀当日,神明再次显灵,固然卞大人有能力让这些人嘴上不敢瞎说,可他们心中想来也是带着怨恨的,如若神明有所察觉,只怕......”
赵光祖没继续说下去。
但高丽王的表情已经变了。
要真是那样的话,神灵不怪罪他都是好的了,还想要赐福?
想屁吃去吧!
至于抱着侥幸心理,去赌神灵不能洞察人心......赌你二大爷!
那可是神明!
不说全知全能,但总不至于连洞察人心这种小把戏都不会吧?
正当高丽王想着的时候,忽地一阵风从窗外吹了进来,随后就听身后‘嗡’的一声。
高丽王回过头去,就见普贤真人像低垂的眼眸闪烁了一下。
冥冥中,似有声音在耳边回荡。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高丽王揉了揉眼睛,可当他再次看去的时候,普贤真人像又仿佛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
他不由得朝身边的两人问道:“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没有?”
大太监试探开口:“奴婢似乎听到了普贤真人在说人心所向......”
“天命可知。”
赵光祖补上了后面半句。
高丽王表情先是一惊,随后转为狂喜。
不是错觉,神明真的显灵了!
高丽王连忙朝着神像跪拜,大太监和赵光祖也有样学样。
过了好半晌。
高丽王重新抬起头来,看向赵光祖道:“赵爱卿,你的提议孤王答应了,回去后,重新拟定一个折子,将章程明细写出来,明日早朝时交给我。”
“是!”赵光祖恭敬行了一礼。
说完转身就走。
至于李梦龙的事情,他并不准备提及。
一来是神明刚刚显灵,他现在找王上给冲撞过普贤真人像的李梦龙求情,只会适得其反,倒不如不说。
二来李梦龙的事情,他已经有了解决方案,那些贪官污吏可以靠着议罪银洗脱罪名,重新做人,那他也可以用议罪银制度,来帮李梦龙折罪,哪怕以后当不成官,可至少不会被贬为奴籍,足够给李翰林个交代了。
吩咐个下人去李翰林府上报平安,赵光祖便一头钻进了书房,重新拟定自己突发奇想的议罪银制度。
这制度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好。
虽说能在短时间内充盈国库,但同时,也会让那些贪官污吏变得肆无忌惮,长此以往,若无变革,对王朝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但赵光祖别无选择,若不推行此法,怕是他连一个勋旧派官员的爵位都削不掉,长久以往,或许高丽王朝都撑不到被议罪银制度拖垮的那一天。
终究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况且,赵光祖也不是没有补救措施。
今日神明显灵,就给了他新的灵感。
同时,也让他的脑海之中,崩出了一个新的念头:“鬼神之说也未尝没有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