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恩不想再看此类事情,并非因人、事之恶,而是于他所寻无用了。
人心、人性、人行之恶,这些年他见得太多了,甚至可以说是造成他偏“麻木”的原因。
即便是保姆杀主,以及后面所见的亲自活埋生母之恶,与那人血点香的邪修和那以数十婴儿血练活尸的妖僧相比,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他改变“见到”的状态,不再当隐于“高空”的俯视者,而是“化”入了人海之中。
……
繁华都市人行道,一位老人突然被电动车脚撑绊倒在地,痛苦呻吟。
周围行人瞬间如潮水般散开一个真空地带。有人看了一眼便快速离开,有人举着手机拍摄、有人交头议论,甚至有人带着一股看热闹的兴奋。
也有人犹豫,但终究无一人上前。
群体性的顾虑、猜疑、责任规避形成了无形之墙,仿佛比他行法时所施结界还要坚固。
有人犹豫了一会,打开了直播,想要留下凭证,让观众为自己作证,以防被讹。
但说了一分多钟,观众数量倒是上升了不少,却仍然上前关心与搀扶。
小小的善意或许有,但他内心更多的想借这类事情赚一波流量。
终于,在“彻底”说明了情况,铺垫了自己冒着被讹危险见义勇为的形象后,直播者准备上前,脸上一副关心模样,嘴中却还在和观众说个不停,询问有无网友知道老人情况,如何救治等话题。
周边的人对着这直播者指指点点,他便做愤怒状,斥责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
……
突然,一道黄色身影,停下了电动车,挤开了人群,冲破了“结界”,来到了老人身前。
“你要不救人就让开点!”
扒开直播者,黄色身影,检查了一下老人的身子,询问是哪里疼。
发现老人家表面上只是手掌和膝盖擦破了点皮,有无内伤看不出来。
“谢谢啊,小伙子,我没大碍,就是一时绊倒,没有缓过劲来。”
好在老人恢复了些,回复道。他的情况也如他所说,只因年老摔一跤没缓过劲。
“您家人呢,家里离这远吗?不嫌弃的话,我捎您一段?”
黄衣身影从车上拿下碘伏,给老人擦了,搀起老人,见其似乎有些跛,便问道。
完全没有管自己会不会因迟到而被差评,被罚款。
没有热闹可看,周围的人大多散去,那直播者在观众的谩骂中也尴尬地关掉了直播。
……
城市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外走廊。一位神情疲惫的母亲,孩子在里面正与病魔抗争。
她已耗尽家财,医生说会竭尽全力,但也告知希望渺茫。
她不顾医院规定,在冰冷的消防栓旁偷偷点燃三根线香,跪地磕头,额头红肿渗血,口中念念有词,向所有能想到的神佛、祖先甚至路过“神仙”祈愿,眼神是濒临崩溃的绝望与最后一丝卑微的希冀。
浓烈到近乎实质化的绝望与渺茫的希望交织,在这其中王知恩竟看到了一丝纯粹的香火愿力。
但或许因为祈愿对象太多,又或者香火太过微弱,这丝愿力找不到目标般又消散空中。
这种纯粹的、源于至深母爱的“祈愿”,在那微弱的香火烟气中,沉重的人性重量让王知恩道心一震。
……
从东北南下,再由东往西,一路所见人事众多,诡秘、灾厄之事同样不少。
见诡秘害人,便顺手斩之,有灾厄化生,便施法抹除,有结怨冤魂,便助其消解。
……
一个老旧小区不起眼的小面馆,老板是个不善言辞的中年人。
收银台角落里有个不起眼的小本子。有面容疲惫的清洁工,默默吃一碗最便宜的面,老板亦会面带热情笑容招呼。
偶尔有衣着寒酸的落魄者,不好意思地点一碗特殊的面,老板默默在本子上画一笔,对来者点头致意,无多言语。
老板娘有时会嘟嘟囔囔,嘴里骂着自家男人,手上却默默加上一份煎蛋。
本子上密密麻麻,但大多都是被划掉的清账。
……
从东到西的一个景区边上,有一棵因“传统复苏”突然爆火的“神树”。
上面挂满了红带、无事牌、祈愿条。
忽有几天,无数网红、游客蜂拥而至,架起手机直播,进行各种荒诞的“祈福”表演:
往树上狂扔钱币、将自备的纸钱元宝烧烧许愿暴富、甚至有人用四不像的仪轨@行法”博眼球。
现场乌烟瘴气,充满功利、浮躁和盲从,真正需要宁静祈福的人被挤在角落。
灾劫无色之炁升腾又下坠,涌入初生灵智的大树之内。
无数夹杂欲念邪氛的愿力同时灌入大树体内,邪煞秽气开始凝聚,人心更加疯狂。
突然,一声雷响,一道银雷劈中大树,也让周遭做戏、或求偏门的众人大惊失色。
王知恩没管那些人,收起法诀,事了拂衣去。
……
一个相对偏僻的村落,突然有疫病发生,重症者多为古稀之上老人。
最后一位掌握古老傩戏的老艺人,孤守一老旧土房。
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古老传统无人愿学。
老艺人对着空无一人的供堂,对着褪色的面具,一丝不苟地穿上了行头。
无人伴奏,无人协力,老人跳起了古老的禳灾驱疫的傩舞。
动作庄重,透过面具孔洞的眼中如有神光。
祠堂外,几个孩童嬉笑着模仿,当作怪异的游戏,摘下面具的老人,神光散去,眼内只剩落寞。
这让王知恩想起了自己的爷爷,那一次狮王舞。
突然,他便有些想家,原来这一游历,年关又过,他却未回。
不过,他并未因此加快“脚步”,只是改变了路线,朝家的方向行去。
……
归家途中,正是踏青好时节。
或在公园、或在古镇,数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穿着精美的汉服,自信地游玩拍照。
也有人玩那投壶和飞花令的游戏,他们并非完全复原古制,而是融入现代审美和个性。
有老者驻足赞许,有孩童好奇模仿,也有路人新奇观望。氛围轻松愉快。
在传统丢失的年代,有些地方传统也在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在年轻一代中复苏和延续。
在一座无人的戏台,也有一稚童模仿着前不久在此演戏的先生的样子,举手投足,神似韵足。
……
又是一年端午至,王知恩回到了湘地。
龙舟起鼓,老人挂红,虔诚跪地,以卑敬道,祈平安丰年、国泰民安。
些许私情,也不过是为家人健康。龙舟、龙王不过载体,心中更多的是对天地自然之敬畏。
……
进了龙城,回到潭台,见了家人,王知恩上到后山,盘坐在那块大石之上。
“恩伢啊,你想不想学电视上武打片里的武功?”
五岁上山时,爷爷的问话,响在耳边。
大半年游历所见,形形色色,是非善恶,心中浮现。
他,于此日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