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笔巨资,赵构其实非常眼馋。
当初他南渡建立南云,总共联姻二十一家士族,今日被喊来议事的,则是灭了一家之后的二十家。
那一家属于活该,在大唐攻打的时候竟然放火烧城,当时恰是渡江之后第一战,大唐军队必须打出威慑力,因此顾老大下令,屠灭这一家满门。
但其实只有赵构和杨一笑心里明白,这本就是他们两个帝王之间的默契。
大唐挥军南下,赵构不做抵抗,故意借刀杀人,让杨一笑帮他干掉一个世家。
只不过,暂时也就只能干掉一家,如果动作太大的话,很容易引起整个士族阶层警惕。
所以顾老大按照杨一笑的意思,做掉那一家之后立马收手,事后的南云之战无论打到哪一个州域,大唐军队都是只攻城池但却不杀世家。
由此,南云和赵构联姻的还剩二十家。
今日他们齐齐出资,凑出的确实是一笔巨款,哪怕赵构是个富裕皇帝,依旧被这笔巨资馋的难受。
实在是太馋人了啊……
其中十九家,出的都是黄金三万两,仅这一部分,就高达57万。
周家由于是小公主的母妃母族,所以出资比任何一家都要多,黄金直接给五万,让总数变成了62万两。
要知道这可是黄金,一两黄金最少能换十贯钱,62万两黄金,意味着620万贯铜钱。
然而想换不一定有人愿意换,必须得加钱才有可能换取。
所以,仅仅黄金部分的实际价值接近700万。
此外,白银,这又是一笔大数目……
其中十九家各自拿出十万两,总数一算就知道乃是一百九十万。周家翻倍,出资二十万,因此,白银总是210万两
如今天下局势比十年之前更加动荡不安,杨一笑刚穿越之时的白银换钱比例是一比三,然而这几年一直攀升,已经变成了一比五。
这也就意味着白银能兑换至少一千万贯。
光这两项,已经骇人,但是不止如此,各家还附带了他们各自经营产业的物资。
比如王氏,生丝一百五十车,外加绫罗绸缎,两千匹整。
又比如柳氏,极品贡茶20箱,然后,附赠装满五辆牛车的上等茶砖。
每家都有物资,全是值钱货品……
周家手笔更大,直接开启一座粮仓,高达7500担粮食,这算重量75万斤。
这岂能不让赵构眼馋?
……
然而再眼馋也不能伸手了!
周国丈当场揭穿武清风的谋划,让赵构和武老头只能打消念头。
只不过,武清风的智者之名并不虚,他转瞬之间就重整旗鼓,甚至可以说他早就有所预料,因此,又开始第三件事的谋划。
“陛下,诸位同僚,方才两件事已经商定,现在老朽要跟大家说一说最后一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小公主在书信中刻意用了几句特别的说辞……”
“具体老朽就不复述啦,毕竟诸位已经传阅过,老朽只帮大家分析一番,关于三个州域归于我朝的安排。”
“小公主在信上说,杨一笑是为了趁机报答赵氏皇族,因此,这三州之地才会交给陛下掌管!”
“但是,小公主刻意用了一个‘暂时’的词汇。”
“诸位,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三个州,十五个县,等以后大唐腾出手来,肯定要重新拿回去的。”
“因此啊,老朽不得不给诸位提个醒……”
“你们暂时可以伸手去这十五个县域捞取利益,但是千万别像对待其它地域那般盘剥太狠,甚至,老朽认为你们别把太多的心思放在这十五个县。”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需要明说……”
“门阀士族历来的习惯,喜欢把利益之地经营成铁桶,并且为了能够牢牢掌控,会专门分一个分支去移居。”
“这是你们擅长的手段,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
“然而,老朽得给大家提个醒,关于这三个州域,你们最好别按照惯例干,否则的话,得不尝试。”
武清风说到这里时,笑呵呵看看众人,故意问道:“诸位应该能明白老朽的意思吧?”
不愧是智者,敲山震虎用的溜。
只见在座众人全都面色凝重,显然已经意识到了武老头所说的问题所在。
将来,大唐会重新拿回这三个州域,而如果他们移居分支过去,想把这三个州域经营成铁桶,那么,到时候必然会惹毛了杨一笑……
很明显,这属于虎口拔牙啊!
嘶!
众人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一旦惹毛了杨一笑,今日出钱买后路的意义可就不存在了,哪怕将来有小公主帮忙说好话,恐怕杨一笑该杀人还是会杀人。
帝王也许不敢针对整个门阀阶层,但帝王找借口单独干掉哪一家很容易。
关键是,谁家也不愿意成为被针对的目标啊。
整个御书房之中,气氛明显压抑。
足足好半会儿过去,王尚书才满心不甘开口,问道:“武太傅有何建议?”
武老头立马笑呵呵的回答:“简单啊,老朽刚才说过了,你们可以伸手捞好处,但是别像过往那般就行了。”
王尚书有些恼怒,忍不住道:“如此一来,我们能入手的利益并不多。”
说着看了武清风一眼,冷哼一声再次又道:“太傅莫非以为吾等傻么,你这分明是帮皇族取利,三个州域不让我们伸手,就只能落入皇族掌控,哼,哼哼,好算盘……”
如此揭穿,说的乃是实情。
然而武老头面色不变,反而笑眯眯的反问道:“不然呢?你们哪一家敢移居分支过去?将来,要面对杨一笑的暴怒啊!”
王尚书顿时憋的说不出话。
武老头笑眯眯又道:“除了惹怒杨一笑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值,你们如果想把那十五个县域经营成铁桶,前期付出的人力物力必然很大很大……”
“倘若世世代代盘踞,那肯定是能收回本钱的,并且,还能源源不断的获利。”
“可是这又回到刚才所说的死局,杨一笑将来一定会收回这三个州域呀!因此,你们付出的人力物力是不是全都打了水漂。”
“老朽言尽于此,诸位自我决断。”
“总之,无所谓言之不预也!”
阳谋,还是阳谋。
武老头不怕这些门阀士族看出他的谋划,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这件事摊开来说,几乎等于是直言不讳告诉这些人,三个州域的最大利益只能让赵构占。
……
砰的一声!
周国丈重重一拍桌子!
然而拍完桌子之后,这老家伙却叹了口气,虽然脸色极其阴沉,但却无可奈何的表态,道:“就这么定了,吾周家不会太过伸手……”
紧跟着又补充道:“只不过,该拿的利益肯定要拿一些,否则的话,今次出兵别让我们周家有所付出。”
武老头笑呵呵点头,道:“合理,合理,大唐那边邀请我朝出兵,可我朝出兵必须仰仗诸位,兵饷,粮草,士卒战死抚恤,战后百姓招抚……”
“你们士族出钱出力,按大唐那边的说法属于投资,既然家家投资,肯定要赚收益。”
“因此啊,该拿的利益肯定要拿。”
“关于这一点,老朽不反驳,甚至老朽正式向陛下谏言,打下三州之后的第一笔利益给你们。”
在座一众门阀官员听完之后,这才稍微缓解了心中的不满,纷纷道:“就这么办吧!”
由此,利益瓜分算是定了各方归属。
赵构代表皇权,此番大赚特赚,三州十五个县,今后由皇族掌控。
各世家享受第一笔利益,并且今后也能适当的捞取,但是不再按照过往惯例,移居分支去三州之地盘踞。
总体而言,各有收获,但毕竟皇权占了上风,赵构首次感觉吐气扬眉。
真不愧是他的老师啊,一番谋划如此尽心尽力,最关键的是,士族低头认了。
这让赵构心情振奋,竟然忍不住站起身来,故作威严道:“诸位爱卿,朕有旨意。”
场面上的规矩,各个世家不会破坏,因此全都起身,恭敬聆听圣旨。
只听赵构一连串发出旨意:
“既然议事商定,便按武太傅所谏,我朝配合大唐出兵,共同攻打七州之地。”
“朕决定……”
“抽调御林军两千兵马,作为此战的先锋兵力,诸位当明白,此乃赵氏皇族的出力部分。”
“然后,抽调禁军五万,由你们各家分担粮草兵饷,以及军械后勤等一切开支。”
“再然后,抽调各地各县地方兵,每县一百人,最迟十日汇聚京师。”
“不管是你们哪一家的盘踞所在地,也不管你们私下豢养县兵花了多少钱,这一次,每个县要贡献一百精兵。”
“朕说的很清楚,必须是精兵……”
“他们要在十日之内到达京师,所以你们必须为其配备马匹,否则的话,徒步难以赶至。”
“并且,此战之后县兵不予归家,无论马匹还是兵卒,全按武太傅所谏之策,从此纳入岳将军麾下,朕要为我朝重建背嵬军。”
这才是赵构和武老头的最终意图。
兵卒,从各家门阀势力盘踞的地方出,马匹军械乃至铠甲,也趁此机会让各个门阀承担。
此后组建背嵬军,挂帅乃是岳武穆,也就意味着,兵权牢牢掌握在赵构的手里。
皇权和世家的争斗,又一次占了上风。
然而在场众臣明知被占便宜,但这件事没办法撕破脸拒绝,只能暂时承认落败,今后再找机会夺回利益。
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毕竟南云九成官员都是门阀士族出身!
就算背嵬军重建,就算兵权被皇帝掌握,但是,每年每月养兵的开支得从国库往外掏吧。
兵饷发放,军粮供应,乃至以后兵甲器械的补充,每一次采购都是伸手的机会。
因此,这些门阀重臣并不觉得落败,暂时落于下风而已,很快又是他们找回场子。
也因此,他们才会不发异议的接下赵构圣旨。
抽调兵马,组建大军,静等大唐那边兵马渡江,然后会盟去打七州之地。
……
【第四更送上,今晚还有更新,我正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