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散会后,李国耀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李国耀不是看不出来此行的危险,相反他看得很清楚,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相比于自己的个人安危,李国耀更在意武汉会战的结果。

个人荣辱和生死固然重要,但是武汉能否保住同样重要。

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武汉会战的结果至关重要,武汉要是守住了,那么中国人将会在战略上赢的不小的主动。

反之,一旦武汉沦陷,那对于中国抗战而言可是灾难性的!

首先是对于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打击,其次是军事上的损失也不小。

而且历史如果没有太大的改变的话,一旦武汉被日军攻克,日本人就会转变对华政策,开始实施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的的策略,这让国民政府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抵抗也大不如前。

接着便出现了汪精卫那样的叛徒,公开分裂国民党,给中国抗战带来了极大的阴影。

历史上国民政府和日军在武汉外围以及城区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争夺,最终却失败了,这个结果是李国耀所不愿意看到的。

努力了这么长时间,李国耀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将小鬼子的兵锋挡下。

但是这一年下来,李国耀发现自己的力量是何其的渺小,哪怕他有系统的协助都很难改变历史大局,南京保卫战他倾尽全力,但是南京城依旧被小鬼占了,蚌埠战役他家底儿尽出,结果又如何?蚌埠城还不是被小鬼子占领了,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在蚌埠城重创了鬼子兵。

再加上后面的蒙城保卫战和归德保卫战等,李国耀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单靠他个人的能力无法改变历史大局,顶多也就是改变一些细节。

尽管武汉战场上他干掉了小鬼子的第三舰队主力一部,还全歼了波田支队,但是九江城还是被小鬼子攻克了,所以李国耀一直在担心武汉城会不会也和历史上那样那样被小鬼子攻克?

正因为如此,他要抓紧一切机会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不要说现在北上增援孙连仲所部了,就算是让他顶在第11军前面他都在所不惜。

一句话,李国耀就是要保住武汉城,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争取一下的,随后李国耀又命人给第二兵团的张发奎打了声招呼,将军委会的命令转述了一番,毕竟老张还是不错的,就算是要走也要说一声。

接着李国耀又给武汉方面发了一封电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首先要妥善安排第61军的几千伤员和非战斗人员,其次是允许第61军留守部队在武汉城收拢溃兵和招募新兵,最后是要求补充弹药和装备。

对于李国耀提出的三个要求,军委会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毕竟这几个条件都是合情合理的,他们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10月12日,军委会正式批复李国耀所部,要求第61军立即将阵地交由右翼的第30集团军,然后全军立即北上,赶往武穴。

同时,军委会决定给他们拨付三千支新枪和100挺轻机枪、40挺重机枪以及12门迫击炮,另外还给他们准备了一百万发子弹和8000发各种口径的炮弹,手榴弹也有五万多枚,不过这些装备和弹药需要第61军抵达武穴之后才能领取。

接到军委会的命令之后,李国耀没有犹豫,当即命令部队立即启程,全军赶往武穴!

从瑞昌到武穴只有三十多公里,尽管一路上并不太平,日军的战机不断地前来骚扰,但是第61军还是在12日深夜11点抵达了长江岸边的港口镇。

在这里,国军江防部队早就等着李国耀等人了,他们在这里准备了一百多艘大小船只,准备接应李国耀所部渡江。

在抵达港口镇之后,李国耀对现有部队进行了重新编组,现有的两师四旅的编制不变,但是由于北上作战的需要,他亲自从暂七师和新编第100师里面将所有还能作战的士兵抽调了出来,组建了三个两千五百人的步兵团,然后又将骑兵团、炮团以及防空团、警卫团以及特战队带上,组成了第61军北上支队。

北上支队共计一万三千五百人,几乎占了第61军可以作战部队的80%以上,被抽调走这些兵力之后,第61军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而后,李国耀带着徐虎、张腾蛟、鲁大山以及谢宝军、温德彪等人渡江北上,而侯志福、梁成虎等人则是带着第61军七千多伤员以及两千多非战斗人员撤往武汉城。

.............分割线...........分割线............

在李国耀所部北上的同一时间,大别山区富金山一线的战斗也越发的激烈起来。

面对日军强大的攻势,富金山前线的国军虽然明知道敌我实力相差悬殊,但是依旧没有后撤,更没有溃散,反而在孙连仲将军的指挥下,迅速修筑防线,阻击日军西进!

由于史河防线的阻挡,日军在这一线被拖了三天多的时间,最终还是靠着迂回到河北部守军防御薄弱的地方,才渡过河,但是趁着这几天的时间,第71军和第30军已经在富金山一线修筑好了防御阵地,静等小鬼子上门了。

为了能将小鬼子兵锋阻挡下来,为兵团以及战区长官部调兵遣将争取时间,宋希濂和田镇南两位将军亲临一线战场指导修筑工事,甚至于前往史河战场指挥作战。

看到两位将军亲临战场指挥,前线的士兵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感染,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东久逊亲王第2军的主攻先锋是第13师团和第10师团一部,这两支日军在抵达前线之后便开始侦查地形,随后他们发现,富金山靠叶家集很近,在商六公路的南翼,在山上可以居高临下地封锁公路,他们想绕过去都不行,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进攻富金山了。

首先参加进攻的是田中静一的第13师团,这支部队在蚌埠遭到李国耀所部的重创之后,一度失去了战斗力,从五月到九月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部队只能在后方打酱油。

但是日军大本营显然不会让这样一个野战师团一直窝在后方,于是从国内调集了大量的补充兵到华中,硬生生利用庞大的资源将这个师团给补充完整了。

而第13师团也没有让大本营失望,在恢复战斗力之后,田中静一指挥这支部队对蚌埠、合肥一线的国军残部展开了全面围剿,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击溃了多支中国军队,甚至于连卢文龙的江南游击队以及新四军也在这支部队手上吃了大亏。

不久前,华中方面军主力东进武汉,但是负责北线的第二军因为日苏张鼓峰事件不得不延后进攻的时间,直到八月底九月初才开始南下。

而在第二军进攻开始,田中静一所部就是东久迩宫稔彦王手中的尖刀,一路为日军开道,先后攻克大别山的门户六安和霍山。

之后第2军兵分两路,左路第13、16师团穿越大别山北麓直逼武汉,右路直捣罗山、信阳,迂回武汉。

第13师团抵达富金山下之后,就发现这里的地形条件易守难攻,但是如果不拿下富金山就无法按照既定战略继续西进,无奈之后,田中静一只得下达了强攻富金山的作战命令。

(本章完)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我老婆是花木兰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