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正派师徒七人对阵女冷血十三鹰。
比起上一场华山剑派武林绝学《清风十三式》,峨嵋正派《玉女剑法》似乎并不出名。然而既然位列八大门派之首,想必亦非同凡响。至于尝乐坊暗中组建的女冷血十三鹰,更是精挑细选,万中无一。
话说,“天降紫斗,三界混沌”。牢城天翻地覆,不知有多少门派毁于旦夕之间。生死存亡,全凭造化。能遁入画壁,也是莫大福缘。终归死中求活,续命至今。
“列位可知,峨嵋正派所修心法为何?”便有楼上看官问道。心法便是修炼内功之法。真气循行,经脉疏通,皆靠此法。
“未可知也。”众人皆摇头:“江湖传闻,静音师太曾与谷半怪双修之《邪门大法》,共分四课:第一课,孤男寡女;第二课,阴阳调和;第三课,乾坤合璧;第四课,天地双交。却不料,谷半怪半途而废,走火入魔而亡。不得已,静音师太携弟子遁入画壁,求续命之道。又传日前与琴操(无相王)双修大成,距肉身成圣仅一步之遥。却不知,究竟如何。”
“邪门双修大法,如何施为?”楼上好事者必有此问。
“传闻,双修时需赤身裸体,不着片缕。双方各据一药瓮中,双掌相抵,各运邪功。真气循行双周天,阴阳相济,五行相生,一日千里。此便是第一课,孤男寡女。”
“第二课,阴阳调和,又当如何施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焉能不追问。
“第二课需弃瓮入锅。锅下燃薪,锅中装冰药浴。双方仍赤身运功,双掌相抵。待薪尽冰释,灵药耗尽,便是阴阳调和。”
“原来如此!敢问第三课,乾坤合璧,又当如何?”知其二不知其三,岂有半途而废之理。
“第三课,弃锅入榻。肌肤相亲,脊背相抵。浑身涂满药膏,各自运功。待真气反向循行双周天,药渣结痂,便是乾坤合璧。”
“妙哉,妙哉。”闻登堂入室,众人急不可耐。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临门一脚如何能不“打破沙锅问到底”:“既如此,第四课,天地双交,又有何神通?”
“未可知也。”不料竟无人知晓。
“何以不知?”好事者脱口而出。
“谷半怪半途而废,修炼到第二课便走火入魔,真气逆窜,经脉寸断而亡。待入画壁,琴操以无相神功幻化阴阳,第四课乃开天辟地之神交也。二人灵台之中,究竟如何,彼情彼景,唯二人可知也。不足为外人道哉。”
“莫非,第四课乃人神交感是也。”好事者恍然大悟,转而又问:“却不知,是天上哪位神仙与二人交感?”
“天机不可泄也。”彼情彼景,楼上看官一无所知。事实是,与琴操、静音“人神交感”的正是璀璨小宇宙的主人,吴尘。如假包换,童叟无欺“龙蛇一体”的“现世的舒尔”——空间之神。
“《峨嵋三阳功》乃《玉女剑法》内功根基,‘三阳’便是指青阳、红阳、白阳‘三阳佛’。对应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住世时期。”趁楼上看官议论纷纷,吴尘亦用千里传音,告知猎妖门下峨嵋正派《玉女剑法》之精要:“其法诀:‘气沉丹田,如如不动;劲走八脉,智慧神通;意附剑招,慈悲度化;三佛一体,剑证菩提。’内力中正平和,初时绵柔,后劲绵长,如佛光普照,无孔不入。
相传此剑法乃峨嵋正派祖师,观山间云霞变幻,听佛寺暮鼓晨钟,感女子刚柔心性所创。其核心要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慈悲于心,雷霆在手。’剑招优美飘逸,赏心悦目,内蕴《峨嵋三阳功》之纯正内力,守时如金莲护体,攻时如惊鸿一击。讲究以静制动、以巧破力,展现峨嵋派‘亦柔亦刚、佛性慧心’之武学精要。”
“敢问主君,剑招为何?”回天长老顾仙娘追问详情。
“峨嵋《玉女剑法》共十式,取功德圆满之意:「峨嵋朝诵」、「金顶佛光」、「玉女拂尘」、「白毫净世」、「红莲焚业」、「燃灯照影」、「弹月惊鸿」、「慈航普渡」、「三阳轮转」、「万佛朝宗」。”
“十式皆出佛门正宗。”回天长老顾仙娘“闻弦歌而知雅意”。
倒是公主军师李惠欣,仍有疑问:“静音为练神功,不惜双修邪门大法。今神功已成,却不知仍出佛门否?”正如枯梅大师以身入道,蓄发还俗。方才顿悟至情至性“万物回薄,振荡相转”的《清风十三式》之奥义。想必,双修《邪门大法》亦是静音师太顿悟十式《玉女剑法》的修行之道。换言之,无论枯梅大师还是静音师太,都非为一己私欲,而是为门派传承,顿悟本派神功以光大门楣。这才“离经叛道”,“剑走偏锋”。
“岂不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因知晓枯梅、静音拳拳心意,故吴尘语透深意:“「欲在佛前」。”
“主君,言之有理。”公主军师李惠欣,欣然笑纳。
第三场,十三对七。尝乐坊仍旧人数占优。
“擂鼓助威!”尝乐坊主苏五娘,大声娇喝。
“咚咚咚——”隆隆鼓声,三次响彻大花楼。
楼上看客,血气翻涌。台上双方,战意升腾。
三通鼓罢,女冷血十三鹰飞身结阵。
峨嵋师徒七人,单立佛掌,竖剑身后,摆出「峨嵋朝诵」起手式。
梵音滚滚,扰动心神。
“咦?”本该清心寡欲的内力诵经,却音波靡靡,扰人清静。别说吴尘,就是楼上看官也觉察有异。
细观峨嵋师徒,只见七人眼神顾盼流转,勾魂摄魄。名为“女尼朝诵”,实为“天女梵音”,不由得使人在恍惚间放下戒备,心生绮念。
“果然,欲在佛前。”公主军师李惠欣,一声轻叹:“无怪‘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
“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是《西游记》第二十三回的故事。讲述了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化身母女,以招婿为名,考验唐僧师徒的禅心。唐僧和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傅,只有八戒动了凡心,受四圣惩罚。
师徒四人面对诱惑的不同反应,揭示了修行者需破除世俗欲望、坚守本心的修行之道。
公主军师李惠欣用在这里,乃指峨嵋师徒七人用《玉女剑法》以试“剑心”。
吴尘借猎妖门“眼线”,窥破天机:“此剑法乃取峨嵋正宗心法,注入邪门大法‘阴阳和合,采补夺元’之秘术而成。表面仍是端庄剑技,内里却以剑为媒,行吸功之实。其核心要义为:‘外示仙姿,内蕴神功;情剑引欲,窃玉偷香;阳极生阴,阴极噬阳。’修炼者需寻‘剑修鼎炉’,于交锋中乱其心神,盗采真元。”
果然。梵音一启,佛门天女,欢喜禅相,随靡靡梵音,滚滚而来。
女冷血十三鹰各个花容失色,屏气凝神,如临大敌。
便是相隔甚远,楼上看官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好一个峨嵋正派,窈窕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