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结束后,李斯等人护送着皇帝的辒车,缓缓返回洛阳,一路上有不少官员前来拜见,都被李斯挡回。
尽管李斯他们隐瞒的很好,但皇帝生病的消息还是传开了。
最先知道的就是洛阳的上层。
未央宫大殿。
众多官员跪坐在殿中,等待丞相韩非到来主持今日朝会。
田秀定下的制度,三天一小朝,五天一大朝。
小朝只限三公九卿参与,大朝则是五品以上或俸禄达到两千石的官员皆可参与。
“听说了吗?皇帝好像生病了。”
一个官员小声说道。
另一个人同样小声说:“皇帝年仅六旬,老了,怎么能不病?”
这时又有人说:“听说皇帝好像昏迷不醒,已经多日了。 ”
一个官员惊恐的说:“皇帝不会已经宴驾了吧?”
此言一出,群臣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皇帝真的已经殡天,那这消息可太劲爆了。
劲爆到能让天下为之动荡。
这时,韩非进入了大殿。
韩非一进来就看着百官质问:
“刚才是哪个说皇帝病了?”
众人看韩非气势汹汹的样子,都不敢言。
韩非提高嗓音又问了一遍:“谁说的?”
所有人都像鸵鸟似的,把脑袋缩进脖子里,不敢抬头去看韩非。
韩非博然大怒:“一群混账东西!皇帝刚刚从泰山封禅完毕,正在回来,如果再让我听到朝中有什么流言说皇帝生病,定斩不饶!“
说罢,韩非又看向洛阳令,说:“洛阳令,如今洛阳城中流言密布,尔身为洛阳令,纵容谣言蔓延不加以制止,该当何罪?”
洛阳令惊恐的出列,连连告罪。
韩非对身后的侍卫吩咐说:“将这厮交付廷尉府问罪,严办!”
洛阳令大喊着冤枉被拖了下去。
百官见此,皆是噤若寒蝉。
韩非又说:“司徒姚贾何在!”
姚贾拱手应在。
韩非对他说:“司徒有教化黎民之责,本相让你代行洛阳令的职务,平息城中谣言。”
“唯!”
姚贾代理洛阳令后,以雷霆之势抓捕了一批非议皇帝的国人,并按照律令法办了他们。
洛阳城中有关皇帝生病的谣言逐渐平息。
可是这不代表谣言就会杜绝。
谣言并不会被杜绝,只是会用更隐秘的方式传播。
韩非、姚贾想尽了各种办法去打击这些谣言,可这些谣言就好像有人控制一样,依旧在城中蔓延。
“听说了吗?皇帝已经驾崩了。”
“啊,不会吧?”
“是真的,否则怎么官府也不至于管的这样紧。”
几个百姓说话的时候一队巡逻的士卒过去。
“嘘!”
所有百姓都不带说话,等巡逻的士卒过去以后,又开始议论。
姚贾面色凝重的找到韩非:“左相,城中的谣言明显是有人在操控,照此下去的话,用不了多久,谣言会传遍天下的。”
韩非倒吸一口凉气。
谣言如果继续蔓延,很难说会不会激起变乱。
尽管大唐已经统一天下两年,但前朝的余孽依旧不少,别的不提,魏国、齐国、唐国还有大量的旧封君。
这些人一旦得知皇帝驾崩,难免会兴风作浪。
韩非说:“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些谣言平息。”
姚贾摇头:“能想的办法我已经都想了,可谣言依旧在传播,就像我说的,这谣言是有人在背后操纵的,如果不把这个人找出来,谣言是不会平息的。”
韩非就说:“那你就去找啊!”
姚贾耸耸肩:“我是司徒不是司寇,找人是司寇的事情。”
韩非说:“我去找毛遂!”
唐朝统一以后同时设置了司寇和廷尉这两个职位。
司寇掌管谍者,负责监控、收集全国各地的情报从。
廷尉则负责律法,专门负责抓人和办案。
抓人这种事情,毛遂才是专业的。
姚贾拦住韩非,说:“甭找了,我已经叫毛遂去抓人了,不过都两天了,估计他也抓不住这个幕后之人。”
韩非惊讶道:“什么人这么厉害?”
毛遂可是掌管着全国的谍者,他的影子组织据说遍布天下,还有他们找不到的人?
姚贾说道:“我也不知道是谁,可能是六国余孽,也可能是城中的某个人,但我们总不可能把全城的老百姓全部抓起来挨个审问吧!”
“这个人可以慢慢找,眼下我们该怎么办?”韩非很急,再不平息谣言,天下是真要动乱。
姚贾说:“想让谣言平息很简单,只要让皇帝回来露个面,谣言自然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韩非刚想说话,侍卫来报说:“丞相,司徒,皇后陛下到了。”
唐朝的皇后也是可以称为陛下的。
这是因为在战国,名义上后也是君,在君王不能理事时,后是有权利代替君王摄政的。
听到皇后来了,韩非和姚贾赶紧起身迎接。
赵媛在侍女的簇拥下进来了。
皇后比皇帝还要年长数岁,如果说岁月没有在皇帝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的话,那么皇后的脸上,可以说是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赵媛的脸上皱纹密布,背也佝偻了,就连头发几乎也白了。
皇帝这副老态,就连韩非初见时都被震惊了。
他曾经见过年轻时的皇后,那时的皇后风华正茂,美貌动人,可如今竟老的快不成样子了。
“皇后陛下!”韩非、姚贾拱手行礼。
赵媛拄着拐杖,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坐到主座。
一坐下,赵媛就说:“城里那么多谣言,你们为什么不处理?”
韩非、姚贾的面色很难看。
他们总不能说我们处理了,但解决不了,这样只会显得他们无能。
两人干脆选择沉默。
赵媛把头靠在棍子上,弱弱的说:“我告诉你们怎么解决,你们让皇帝在城里转一圈,谣言自然就平息了。”
韩非嘴角一抽。
我要是能让皇帝回来,还至于坐在这?
“可问题是,皇后陛下,皇帝还在返回的路上。”
韩非说完,赵媛抬起头瞪了他一眼,说:
“你傻啊,没有真的,你不会找个假的?”
“假…假的?”
韩非感到不可思议。
皇后居然准备弄个假皇帝来安抚人心?
这要是皇帝回来以后问罪,谁来承担?
赵媛就说:“事急从权,皇帝能理解。事后皇帝要是怪罪下来,孤一力承担。连累不到你们。”
韩非他们虽然觉得这主意有点不靠谱,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
第二天,姚贾就找了一辆马车,让一个人坐进去,从城外回来。
韩非则领着百官去接驾。
洛阳百姓听说皇帝从泰山封禅归来安然无恙,也全都到城门去看热闹。
城门前人头攒动。
皇帝的仪仗很快就到了。
韩非领着众人一同对着皇帝的马车下拜,阵仗弄得很大。
然后就听车里的“皇帝”让韩非上前说话。
韩非站在马车前跟车里的那个“皇帝”说了好久的话,这些都被在场的官员百姓亲眼看到。
这下谣言算是彻底平息了。
经历了这事以后,韩非他们几个都对皇后佩服死了。
姜还是老的辣。
皇后不愧是皇后果然有手段。
赵媛为了稳定朝局,主动到前朝来帮助韩非。
韩非当然是求之不得,政务多的都快压死他了,有一个人分担当然是好事。
特别有很多事,他一个人无权决断。
就比如说新的洛阳令,该让谁来当?
姚贾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总不能让他天天处理洛阳城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赵媛就建议韩非,从洛阳本地寻找一个有名望的才子,来担任洛阳令。
韩非很快就从今年察举到的贤才名录中发现了一个人。
萧桓。
韩非把名字报给了赵媛。
以往任命官员都得有皇帝盖章。
皇帝不在这事只能让赵媛批准。
赵媛很快就批了。
这个新的洛阳令,业务能力很强,几天时间就把洛阳积压的旧案全部处理,无一错漏。
韩非很高兴,亲自召见了萧桓。
二人相谈甚欢。
韩非就说:“萧桓你的才学我很欣赏,若是你不介意,不妨拜在我门下,当然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强迫你。”
这自古以来丞相的学生,都是可以在国家青云直上的。
面对韩非抛出的橄榄枝,萧桓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萧桓对韩非长拜:“学生拜见老师。”
韩非急忙扶起自己这个学生。
他打算好好磨练一下萧桓,以后将他举荐给皇帝,让他的仕途更加海阔天空。
……
出海归来的方士徐福刚一踏上陆地,就听说赵国亡了,不仅是赵国,是七国都亡了,现在的天下之主是大唐皇帝田秀。
对此,徐福并不意外。
田秀掌握赵国朝政,代赵自立是早晚的。
只是他现在很犹豫,还要不要去拜见韩乐。
韩乐已经是前朝的太后了,早已失去权势。
自己再去见她,她也无法再为自己提供帮助。
要不要去见他呢?
徐福权衡利弊,觉得还是要去见韩乐。
韩乐虽然说可能失去权势了,但她依旧有钱,只要有钱,那么他就还有希望继续出海求仙。
来到邯郸信都宫。
徐福拜见了韩乐。
此时的韩乐同样已经年仅六旬。
但她的皮肤非常紧实,也很水嫩,甚至就连头发都黑的发亮,看起来最多也就只有四十岁。
徐福称赞道:“太后殿下风采依旧啊。”
韩乐苦笑道:“亡国之人,还谈什么风采?”
徐福连忙道:“太后不必如此悲观,以太后之聪慧,总会再有凤鸣九霄的一天。”
韩乐看着徐福,问道:“你此次出海可有收获?”
徐福面露难色,道:“未能寻得仙药,但我发现一处神秘之地,或许有仙药存在。只是此次出海损耗巨大,若想再次前往,还需太后资助。”
韩乐沉默片刻,她虽有钱,但也不想做无意义之事。
徐福看出韩乐不想再资助他了,急忙说:“太后,臣虽然没有找到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可是,却得到了一个古籍。”
“哦?”
徐福从袖子中取出一摞看起来很有年头的竹简。
韩乐把竹简上的线解开,展开来了以后,差不多有四十厘米长,十厘米宽,上面有一些奇怪的文字,这文字韩乐从没见过,竹简干透,分量并不重。
韩乐就问:“这是什么?”
徐福说道:“这是商人留下的,上面的文字本来是写在乌龟壳上的,是周朝一个无名方士抄下来的。”
商人留下来的文字?
韩乐眉头一皱,问:“你给孤这个什么意思?”
徐福说道:“臣得到这封竹简后,就觉得不简单 周人怎么会抄商人的文字?臣日夜破解里面的文字,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上面记录了一个故事,说商朝有一位君王,叫雍己。”
“雍己十分迷信长生,他曾让人到东海寻找能让他长生不老的灵药,后来一个巫师带回来一株灵草,叫长生草,传说服下之后,能让人长生。”
“可惜雍己还没来得及服下长生草,就暴病而亡。”
韩乐听后不禁冷笑:“你用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故事就想让孤再次资助你出海?”
徐福就说:“臣的话还没说完,长生草一出现雍己就死了,商人都认为长生草不吉利,就把这株草陪葬到了雍己的墓穴中。”
“臣不才,愿为太后找到雍己的陵墓,挖出长生草献给您。”
韩乐明白徐福的意思了。
他是想用长生草做交换,让自己赞助他出海。
韩乐说:“你要是真能找到长生草,孤答应会再次资助你出海。”
徐福马上拍着胸脯保证:“臣定不辱命。”
韩乐又说:“总要约定一个时间,我不能等你一辈子。”
徐福想了想说:“三年,三年内臣一定把长生草找到。”
“我没那么多时间,我只能给你两年,两年内你找不到长生草,我们的交易就取消。”
韩乐觉得自己可能等不了三年了,她容颜虽然没有老,可五脏六腑却是不受控制的在衰老。
徐福虽然觉得两年太紧,却知道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只好答应。
就在徐福要离开的时候。
韩乐问他:“你就不怕朕得了长生草之后不资助你出海?”
徐福笑着说:“服用长生草,还需要药引,这药引,就臣一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