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锦风听完岳仕宗的说明,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他当初出京的时候还有些兴奋,认为朝廷派发的任务虽然艰巨,但同时也是立功的大好机会,如能成功劝说海汉停战,想必加官进爵都不在话下,今后仕途一片光明。
但来到杭州陆陆续续碰了这么多钉子之后,孟锦风也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想法太过简单,根本没有料想到现实情况的困难程度。
说白了他现在这个大明外交大使的身份,在杭州就是不受任何人待见的存在。不管是对手还是同行,都不会给他好脸色看,他提前准备的所有招式都无处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朝着不利于大明的方向继续发展,这样的处境着实让他郁闷不已。
孟锦风苦着脸请教道:“岳大人,难道我们当下真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着海汉吃饱喝足后自行停战?”
岳仕宗反问道:“孟大人,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朝廷有跟海汉鱼死网破的勇气吗?如果上头都没有做好以死相拼的准备,而是打着通过谈判苟延残喘的主意,你觉得海汉人会看不穿这样的把戏吗?既然明知我朝无心也无力抵抗这一轮攻势,那海汉人凭什么要停战?”
岳仕宗所提出的这几个问题,让孟锦风一时哑口无言,无法做出回应。
他从京城来,当然知道朝廷在战事爆发后的反应。内阁大臣们提出了各种应对方案,但几乎都是要以协商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危机,没有任何一人敢明确提出从全国范围内调集兵力保卫江西,死扛海汉,就算是强硬派的意见,也顶多就是下旨让江西抵抗待援。
至于这援兵在何处,怎么个援救法,孟锦风一开始并不清楚,但现在明白了,自己就是朝廷所派出的“援兵”,而救援的手段,就是通过外交谈判说服海汉主动停战。
至于正面战场上的抵抗,那还是只能由江西当地官府和明军自行组织,不会得到多少来自朝廷的支援。
所有人都清楚,朝廷现在根本没法进行大规模的兵马调动,更没有条件组织指挥一场全面战争。要是强行起兵,非但没法对抗海汉的入侵,反而有可能会加速大明王朝的终结。
现在回头去看,孟锦风觉得朝廷的应对是有些尽人事听天命的意味,谈判能谈则谈,实在谈不下来,那也就指望着江西的抵抗能多消耗一些海汉的兵力和物资,这样多少能让大明减轻一点压力。
只是正如岳仕宗所说的那样,两国对抗有二三十年了,互相也算知根知底,大明打的这些算盘,海汉又如何看不明白?在明知大明体虚无力的情况下,海汉又岂会在擂台上手下留情。
孟锦风内心也认同了岳仕宗的看法,但他身为使臣,不便将一些丧气话说出口,只能连连叹气。这既是对国家的失望和不甘,也是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感到悲哀。
岳仕宗看着孟锦风长吁短叹的样子,就仿佛是看到了以前的自己。那时他也跟孟锦风一样,天天为了国事痛苦不已,对前景感到迷茫无措,如今置身事外,才总算明白自己当时是处于怎样的状态。
不过岳仕宗现在算是从困境中走出来了,自从决定辞官之后,他发现自己对局势的观察和判断都变得更加清晰了,这或许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吧。
但面对继任者孟锦风的处境,岳仕宗知道自己能给予他的帮助很有限。对方身为朝廷命官,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终究没法摆脱这份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除非他能像自己一样,主动放弃这个职位和相关的工作,那才有可能得到彻底的解脱。
但不管孟锦风做出怎样的努力,也难以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局产生影响。海汉军仍在按照自己的步调,一点一点地不断蚕食江西,并且逐渐形成了对首府南昌的包围之势。
六月三日,陆三师一营的先头部队自西向东挺进抚州府境内,马不停蹄地开始攻打金溪县城。
而陆二师攻入抚州府西边相邻的临江府,也只比陆三师晚了一天。
这两府的辖区北边都与南昌府接壤,一旦失守,南昌府便会陷入到北、东、南三面夹击的险境。
与此同时,身在南昌城内的江西左布政使赵明宇,也再次收到了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他手上的劝降信。
只是这次主笔的不再是他的门生岳仕宗了,而是海汉此次行动的指挥官之一石成武。
石成武在信中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便是让赵明宇配合海汉的行动,安排南昌守军开城投降。若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应尽快表明态度,劝说其他官员放弃抵抗,避免南昌城遭受无妄之灾。
作为回报,海汉军将会在接管南昌之后,保障赵明宇及其亲朋好友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且会让赵明宇自由选择去留,既可继续留在江西,也可迁往大明统治区,亦或是自行选择海汉领土内任意一处地方定居,官方都会尽力提供方便。
赵明宇看完信后长叹一声,将信放到了书案上。与之相邻的,是今天刚送来的朝廷密旨,内容同样也是言简意赅,要求江西三司衙门坚守南昌,不得让海汉攻克江西全境,这样才能为停战谈判争取多一些筹码。
一封信要求立刻投降,另一封信要求坚守到底,赵明宇对于自己的处境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当然比京城里的大人物更清楚江西的现状,如今尚未被海汉染指的州府已所剩无几,攻入南昌似乎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南昌的守军是否能够坚定守住,击退气势汹汹的海汉军,别说赵明宇了,就算是那些叫嚷着要与海汉军决一死战的军头,也没任何一人有战而胜之的把握。
赵明宇看过都指挥使司制定的作战计划,方案倒是有好几套,但前提全都是踞城而守,并没有出城迎战的打算。看来都指挥使司其实也很清楚,自身战斗力与海汉军相差巨大,正面硬碰基本不会有任何胜算,只能采取龟缩防守的战术。
“南京城都没守住,能守得住南昌吗?”赵明宇想及此节,又忍不住摇了摇头,对此极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