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这边接到谢君友部战败的消息时,都已经过了午时,看着眼前这些残兵败将,眼中满是怀疑的神色。
他不相信才一万多人马的官军,竟能一口吃掉自己的七千大军……
他更不相信闯王李自成大军压向新城的时候,羊圈那边真的会有一万多官军出现……
然而,事实就摆在他刘宗敏的眼前,容不得他不相信。
“张洪,我且问你,对面真的有一万多人马?”
面对总哨刘爷的厉声喝问,张洪的眼神略微闪烁了一下,战战兢兢地开口回道:“总爷,官军至少有一万二三千人马,内里光是骑兵就有三千多人,张洪若非亲眼所见,纵有天大的胆子,又岂敢欺瞒总爷啊。”
听张洪如此说话,刘宗敏又看了一眼张洪那吊着绷带的胳膊,觉得确实也没有理由不相信。
沉思了片刻后,才向谷英问道:“子杰,大元帅那边可有何消息传来么?”
“回总爷,大元帅那没有消息传过来。”
刘宗敏又问道:“朱仙镇的高舅爷那边有消息么?”
“高舅爷也没有消息。”
刘宗敏的目光停在了谷英的身上,看得他十分不自主又不敢多说什么,正在疑惑之时,却听他说道:“子杰,你马上派人去大元帅那边,把这里遭遇官军的情况禀告大元帅。”
“是。”
谷英刚要离去,却又听刘宗敏说道:“等等,朱仙镇也要派人走一趟,问问高舅爷那边有没有啥可疑的事情发生。”
“是。”
这边谷英才离开,就有人来报刘文炳回来了。
刘宗敏闻言一愣,忙命人传刘文炳前来问话,原本以为他是回来报喜讯的,可一见之下却大感惊讶。
只见刘文炳浑身血污一片,脸上还有一道刀痕,从左边眉毛处一直划到耳下,虽然已经擦了金疮药止住了血,却更显恐怖。
而他的身上也胡乱缠着许多布条,隐隐透出一块块殷红,显然左边膀子和右腰处也受了伤,且还不轻的样子,需要两名刘宗敏的亲兵搀扶,才能勉强站立。
“给他拿把椅子来。”刘宗敏先吩咐亲兵去取椅子,并没有直接问他战况,尽显对部下将领的爱惜之情。
可刘文炳却似乎已经等不及了,他扑腾一下就跪在刘宗敏的面前,哭诉道:“总爷,杨彦昌这个畜生反水啦。”
刘宗敏闻言先是一愣,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上神色红一阵白一阵,显然已经愤怒到了极点,正在暗中压制心里的怒火。
片刻后,刘宗敏才一字一顿地问道:“杨彦昌如何反水,你仔细说来。”
这时刚好有亲兵搬来了一把竹编小椅,刘文炳在亲兵的搀扶下坐好后,就讲述起了他这一仗的经过……
…………
原来,杨彦昌同刘文炳领兵去相公庙南,准备夺回刚刚失去的营垒,好继续封死相公庙南面的出口。
本来一切还算顺利,虽然官军已经有了防备,不能以奇袭夺回营垒,可他们这边足有近七千的人马,即使强攻硬打也有很大希望重新夺回失去的营寨。
可怎曾想到,他们这边才驻扎下来,正准备开战之际,杨彦昌忽然招呼刘文炳前往他的营中,言说攻打官军的计划有变,请他前去详谈。
其实,刘文炳乃闯军中的老贼,因闯军队伍扩大凭着战功一点点升起来的中级军将。
而杨彦昌原本是大明副总兵刘国能的部将,在刘国能被闯王李自成斩杀后,才率部投降李自成的。
但杨彦昌率领的都是刘国能旧部,其麾下有马兵一千五百多,步卒两千五百余,皆是沙场精英,就算不比闯王老八队凶悍,可在闯军中也是以悍勇闻名。
且正因为杨彦昌部下兵马强盛,又不好拆分,才让他自成一部,又因为每次出战之时,杨彦昌都尽心尽力,从不畏敌怯战,更增闯王对他的信重。
但总归是半路归降的队伍,就算闯王心胸广阔,但刘宗敏却不敢不防他一手,所以这一次才派了刘文炳同来。
名为辅助,实为监视!
这一切,杨彦昌又如何不知,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原本也没想搞事情。
可谁又能想到,杨彦昌队伍才到相公庙南面,就有几人在营外求见,他本来也不想见,但一听是老熟人,才勉强一见。
但对方见面之后,还没来得及客套几句,便递给他两封书信——分别是刘国能夫人和大儿子刘世文亲笔。
而来人也正是一直在河南活动的“海爷”刘金海。
刘金海的任务之一,便是结交闯王、曹操、献贼等人麾下将领头目,并伺机策反之。
所以像杨彦昌这样的人物,自然不能逃过“海爷”的手腕,通过深谈后,刘金海发现杨彦昌十分感念刘国能对自己的恩情,便在交往中刻意引导他,并向他透露刘国能尚有后人在世。
而刘国能夫人和大儿子的书信中,非但证实了这一点,更告诉杨彦昌一个使他震惊的事实——刘国能是被李自成亲自下令杀死的。
且刘国能的小儿子也是李自成下令,与刘国能一起死在了闯王李自成的帅帐前。
惊闻此事,让杨彦昌对闯王的伟大光辉形象感到愤懑,何况他本就不是心甘情愿追随闯王,不由得生出了一些心思。
同时,刘金海更添油加醋地在一旁鼓动,而杨彦昌当年能得刘国能信任,也是因为“忠义”二字。
此刻受刘金海的鼓动后,便即生出了反心,而且他对于永宁伯的实力也已深知,连所向披靡的闯王都拿其毫无办法,足见其勇冠三军之名不虚。
当下,杨彦昌便暗布杀手,准备招呼刘文炳过来议事,好当场拿下作为自己起事反正的“投名状”!
可未曾想刘文炳早有防备,非但带了二百护卫,更是身着两层盔甲,这才让他逃脱,冲出大营,奔回了刘宗敏所在的陶家店。
不过,刘文炳只带走了一百多骑兵护卫,其麾下的两千多步骑,大多都被留在了贾家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