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如水,浸透了中军帐的每一寸角落。皇浦云枯坐案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那份措辞严厉的圣旨,宣纸上“征讨金州”四个朱红大字,像四只眼睛,冷冷地盯着他。
金州……秦岳……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位老友的面容,爽朗的笑声似乎还回荡在耳边。他们曾在月下对酌,谈兵论道,秦岳拍着他的肩膀说:“皇浦兄,他日若有难处,金州十万儿郎,唯你马首是瞻。”如今,朝廷却要他去征讨这位“唯他马首是瞻”的老友,去攻打那个向来“自主”,却也从未公然反叛的金州。
疑点太多了。金州地处边陲,虽自成一体,自从皇浦云表示为姬子云征伐四方时,他就年年上缴赋税,从未有过不臣之举。秦岳更是对他敬重有加,书信往来从未间断,字里行间皆是赤诚。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是朝中有人见他兵权日重,故意设下此局,让他与秦岳反目,从而坐收渔翁之利?这是试探,试探他是否拥兵自重,是否心向朝廷。
可若真是朝廷之意,想要彻底收复金州这片“化外之地”呢?近年来,藩镇割据之势做大,朝廷或许是试探自己?想拿金州开刀,杀鸡儆猴。秦岳的“自主”,在朝廷眼中,或许早已是眼中钉肉中刺。
皇浦云眉头紧锁,拿起案上的一枚虎符,冰凉的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他与秦岳交好,朝廷不可能不知。派他去,究竟是信任他的能力,还是笃定他会束手束脚,甚至逼他做出抉择?若他抗旨,便是不忠;若他真的挥师金州,便是不义,更是将自己推向一个危险的境地——秦岳未必会束手就擒,金州民风彪悍,一旦开战,胜负难料,即便胜了,他也会落得个残杀故友、损耗国力的骂名。
窗外,风声鹤唳,如同鬼魅低语。皇浦云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帐外沉沉的夜色。他知道,这道圣旨,是一道催命符,也是一道分水岭。他必须做出选择,一个关乎他自己,关乎金州,甚至关乎整个天下格局的选择。他的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要穿透这重重迷雾,看清朝廷真正的意图。而眼下,或许只有先稳住阵脚,静观其变,再从长计议。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召心腹将领前来议事。孤灯之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凝重,一场无声的风暴,已在他心中悄然酝酿。
残烛摇曳,皇浦云独自站在军帐中,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佩剑。帐外寒风呼啸,卷起地上枯草,如同他此刻纷乱的心绪。他望着案上那份措辞微妙的调令,目光沉沉。
三年前,他率铁骑踏破博州,血染征袍打庆州,换来边境安宁;两年前,他平定巴州,浔州,将版图拓展千里。这双手,曾为姬氏江山撑起半壁屏障,如今却要揣摩着龙椅上那人的猜忌。
“将军,夜深了。”亲兵在帐外低声提醒。
皇浦云摆摆手,指尖划过调令上“即日征伐金州”六个字,墨痕如新,却透着刺骨的寒意。他想起半月前收到的密报,京畿卫戍已悄然换防,换上的皆是皇帝心腹。
“呵。”一声轻笑从喉间溢出,带着几分自嘲,几分悲凉。他转身望向帐外沉沉夜色,寒星点点,一如当年自己进京时的情景一样。那时的姬子云,尚需他护在身后,如今却要卸磨杀驴了么?
手中佩剑似有感应,发出轻微嗡鸣。皇浦云握紧剑柄,指节泛白。若真要拿他立威,这万里江山,他又岂会拱手让人?只是……帐外传来更鼓声,三更天了。他缓缓松开手,烛火映照下,脸上是看不清的复杂神色。
晨曦微露,军营中已鼓声震天。皇浦云明身着银甲立于点将台,目光扫过校场上操练的士兵,朗声道:“粮草三日便到,尔等需日夜习练阵法,不得懈怠!”台下将士齐声应和,长枪如林直指苍穹。
待人群散去,他却转身步入中军帐,对司仓参军低语:“粮草入库时仔细核查,每石米都要过三遍秤,今夜先以沙土充数,对外只说运输延误。”参军一愣,见将军眼中寒光闪烁,只得躬身领命。
帐外风旗猎猎,皇浦云明负手立于窗前,指尖摩挲着腰间玉佩。昨日军报称金州异动,朝廷却迟迟不发粮草,反倒连派三名御史前来犒军。他瞥了眼帐角那盆新换的兰花——那是昨夜副将悄悄送来的,花瓣上还沾着京城才有的金粉。
“传我将令,”他突然扬声道,“各营今日加餐,杀十口猪分与将士。”声音故意扬得极高,惹得帐外亲兵纷纷侧目。暗处,一道身影悄然退去,靴底沾着的草屑在青石板上留下浅浅痕迹。皇浦云明嘴角勾起冷笑,转身从暗格取出密信,用火漆封了个“急”字。
暮色沉沉,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姬子云捏着那封来自浔州的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纸边缘被他攥得发皱,上面“故意拖延”四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疼。
“啪”的一声,密信被拍在龙案上。他霍然起身,玄色龙袍下摆扫过冰凉的金砖地。殿外廊下的宫娥太监闻声跪了一地,连大气也不敢喘。
“皇浦云……”姬子云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牙缝里几乎挤出冰碴。
他缓缓坐回龙椅,指尖在冰凉的扶手上反复摩挲。御座两侧的青铜鹤灯映着他年轻却布满倦容的脸,鬓角竟已悄然生出几缕银丝。
“来人。”他声音沙哑,“拟旨。”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捧来纸笔,却听皇帝继续道:“传朕口谕,嘉奖浔州将士戍边辛苦。令皇浦将军……务必保重身体,待秋高马肥,再择吉日开拔。”
说到“择吉日”三字,姬子云闭了闭眼。案头那封密信仍在散发着墨香,可他终究是提起朱笔,在新拟的圣旨上落下了鲜红的御印。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困兽。
没几日,朝廷的表彰圣旨还没有到浔州,可浔州密使再次说到,皇浦云根本没有出兵的迹象。姬子云再次看着手中的奏报,龙颜震怒,猛地将其摔在御案上。“皇浦云!”他低吼一声,眼中怒火熊熊,“竟敢抗旨不遵!”一旁的内侍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出声。
姬子云之前本就平静下来的心再次被怒火点燃了。
他在殿内踱来踱去,心中怒火翻腾。皇浦云此举,分明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若不严惩,日后何以服众?可冷静下来一想,他又不得不压下这股怒火。皇浦云远在浔州,手握重兵,若是逼急了,恐生变故。更何况,皇浦云在术法界地位尊崇,那些宗门长老都与他交好,若是处置不当,怕是会引来非议。
“唉!”姬子云长叹一声,无力地坐回龙椅。他何尝不想惩治皇浦云,可现实却让他不得不妥协。北境未宁,南疆蠢蠢欲动,此时若是内部生乱,后果不堪设想。
他缓缓拿起奏报,朱笔悬了许久,终究还是放下了。“传旨,”他声音疲惫,“皇浦云镇守浔州劳苦功高,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另,朕知他心系百姓,特准他暂缓出兵,待秋收之后再做定夺。”
内侍领旨退下,殿内只剩下姬子云一人。他望着窗外沉沉夜色,只觉得胸口闷得发慌。身为天子,却有如此多的掣肘,连一个臣子都奈何不得,这滋味,实在难受。但他也明白,这是为了大局,为了江山社稷。
“皇浦云,你最好祈祷,不要有落在朕手里的那一天。”姬子云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但这狠厉很快便被深深的无奈所取代。他知道,至少现在,他还动不了皇浦云。只能先这样安抚着,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远在浔州的皇浦云,捏着狼毫的手指微微泛白,灯花在军帐里爆出细碎的噼啪声。案上摊开的浔州舆图被烛火熏得微微卷曲,他指尖划过标着朱砂的关隘,忽然将笔重重搁在砚台上。
帐外传来甲叶轻响,他却连眼皮都未曾抬。\"让张掖去浔州州府。\"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要融进帐外的风声里,\"告诉他,城防图用暗记第三式,每日卯时三刻换防。\"
亲兵叩首的动静轻得像片羽毛落地。皇浦云望着那人消失在帐帘阴影里,忽然将案上密函拢起,就着烛火点燃。橘红火焰舔舐着麻纸,将\"调兵三万\"的字样蜷成灰烬。他记得昨日递往京城的军报,连粮草数目都掺了三成虚数——龙椅上那位既然信不过他,这些掺水的数字,大抵才合圣意。
更漏在角落里滴答作响,他起身走到帐门处,撩开厚重的帘幕一角。月色下,巡营的士兵甲胄泛着冷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却都是跟了他十年的旧部。可这些熟悉的面孔里,是否就藏着那双来自京城的眼睛?
他想起半月前收到的密信,是安插在禁军里的老卒传来的,只三个字:\"蜂已至。\"那时他正亲手将调往北疆的虎贲营令牌交给副将,那人接牌时指节的颤抖,此刻还烙在他心口。
\"将军,夜深露重。\"亲兵不知何时立在身后,捧着件貂裘。皇浦云接过披上,领口的绒毛蹭得下颌发痒。他忽然低低笑了一声,笑声被风扯得七零八落:\"告诉伙房,明早的粥,多放些盐。\"
亲兵愣了愣,应声退下。帐内重归寂静,只有烛火还在固执地跳跃。皇浦云重新坐回案前,铺开一张白纸,蘸墨写下\"亲卫营\"三个字。这五千人是他在浔州的底气,如今连他们的布防图,都要藏进夹墙的暗格里了。
窗外的风突然紧了,吹得烛火猛地一斜,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像只蓄势待发的困兽。
残阳如血时,皇浦云在书房枯坐了两个时辰。案上狼毫早已蓄满浓墨,却迟迟未曾落下。直到檐角铁马被晚风撞出第三声脆响,他才猛地攥紧拳,指节泛白处将水沉墨研得愈发浓稠。
素笺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将信纸裁成指宽细条,先写张豹的名字,笔尖在\"庆州\"二字上顿了顿,终究化作一道墨痕。狼毫在素笺上游走如蛇,将密语拆成短句:\"京中风紧,雀已窥笼。粮草暂屯南山,勿使锋芒。\"写到\"锋芒\"二字,墨点突然晕开,他慌忙用指尖按去,在纸上留下半个残缺的指印。
给李俊山的信则多用了三分力。\"大哥\"二字落笔时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随后笔锋陡然凌厉:\"龙涎香燃尽之日,便是金鳞困浅滩之时。钧州军需从今日起只进不出,切记——刀藏鞘中,方得久长。\"末了补了行小字:\"阿嫂的药引,已着人送往太行暗道。\"
两封密信折成燕尾状,分别塞进两枚蜡丸。他唤来心腹老卒,那汉子黑衣劲装,脸上刀疤在灯影里忽明忽暗。\"张校尉的信走漕帮暗线,李将军的交太行镖师。\"皇浦云声音压得极低,\"告诉他们,见信如面,三月内不必回禀。\"
老卒接过蜡丸时,指腹触到将军掌心的冷汗。窗棂外,寒鸦扑棱棱掠过残月,将最后一丝暖意也衔进了沉沉夜色里。
皇浦云知道自己不可能让那个皇帝牵着鼻子走。自己为你效力可以,但你不能这么猜忌自己。
其实皇浦云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忌惮自己,还不是自己手上的兵权和权利。虽然自己没有造反的心,但作为皇帝的姬子云还是害怕呀!
皇浦云接到皇帝让他安养的圣旨,他干脆就命令军队原地待命,自己一溜烟儿回青莽山脉了。
自从小翠来到青莽山脉之后,皇浦云还没有怎么陪过她。这次回青莽山脉打算什么都不做,就是单纯的陪一下小翠,还有那个喜欢缠着他的孙女丫丫。
小翠自从知道皇浦云在外面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后,对皇浦云没有了抱怨只有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