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完间隔数天后提问,他们依旧能对答如流,偶尔隔几个月再问,还能记住七七八八。
经过几次抽查试验后,沈清清不得不承认自家孩子或许就是别人口中的有天赋,不过她从未往那方面引导过。
后来随着搬家,他们更多的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围棋、象棋、乒乓球、羽毛球、太极、八卦等等等等,什么皮毛都能接触到,主要是他们也喜欢,不知不觉就在玩耍中学到了新技能。
在沈清清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因材施教,就没有总能发掘他的天赋。
都不用多加思考,沈清清毫不犹豫选择让他们去上学。
在稚子们一声声催促中,沈清清故作为难地点头笑着道:“好好好,妈妈这两天就出去帮你们找学校。”
“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上学是你们主动要求的,去了可不能反悔哦!”
“不反悔。”
“谁反悔谁是小狗。”
“好,我们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在小儿们朗朗上口的说辞里,沈清清仪式感十足的挨个和他们拉钩约定。
她内心止不住发笑,原本还怕他们不乐意上学,没想到一个个主动提出,那可别怪她喽。
当晚饭桌上,突然少了两个人,不舍的情绪还没蔓延开,就被孩子们雀跃的欢呼撕开了口子。
宋大成和张大妮被五小只围着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宋丰美瞬间听懂,一脸慌乱的跟沈清清道:“清清,你真的要送他们去上学啊?
我能看好他们,你要不放心,还有爹娘帮忙呢!”
早在她跟孩子们约定好之后,沈清清就已经在脑海中无数次推演,他们有可能求情的理由,并且想好回绝的点。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二十一世纪,婆媳争端千古不变的几大定律就发生在儿子、孙子身上。
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的老一辈都信丰多子多福,全心全意为了孩子们而活。
养大儿子,又围着孙子打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极少会考虑自己的需求,为自己而活,更不会前卫的索取自己的独立时间。
为了让自家人放下世俗的枷锁,哪怕是千古难题,沈清清不得不劝一劝。为他们考虑的同时,也为自己以后的老年独立生活做铺垫。
沈清清放下碗筷,拍了拍宋丰美的手摇头又点头道:“姐,我不是不放心,也知道有你们在,孩子们肯定能保护的很好。
可是姐,我不想你们为了日子都围着孩子们打转。
爸妈操心忙碌了一辈子,是时候停下来歇一歇,结实新朋友过自己的清净日子。”
沈清清直视她的双眼,表情真挚道:“你也一样,你还这么年轻,不该因为一个人渣否定自己,一直将自己困在过去。”
“丽云丽文虽然没有一个好的父亲,但是你给了她们足够的母爱和安全感,也竭尽全力培养她们。
未来有我们陪着你一起面对,你可以适当的放下担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