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娃有了这笔捐助,操作得当完全可以不用去孤儿院。
村长召集村干部连夜开会商讨,怎么样将这笔钱原封不动的用到三个孩子身上。
为了避免有人收养孩子侵吞钱财,他们几番讨论后决定收养家庭除了能得到当初承诺补贴的部分口粮,每个孩子每个月还能拿到三块钱。
通知一出,果然村里连带着十里八乡都有不少人家表达了愿意收养的意愿,村长带着人一一调查比对。
明显冲着钱来的或者原本就孩子很多、入不敷出的家庭,第一时间筛选掉。
当然他们只做初级筛选,最终意愿还在孩子们手里。
结合提出收养意愿家庭的当前经济状况和成员组成,他们一共选出了五家,约定好时间让他们与孩子见面互选。
这五家有两家是城里的职工家庭,夫妻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生育,就想挑选一个有眼缘的孩子当亲生的养。
剩下的三家,两家是附近的村户,一家是郊区的猎户,家里有儿或有女,条件不好不坏,但都是厚道人家。
经过现场的相处,三个女娃娃最终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相对偏小的两个跟两对城里无法生育的夫妻看对了眼,正好他们也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年纪小些忘性大,从小培养感情以后也更亲近。
剩下年龄最大的女娃在村户和猎户中,最终选择了猎户。
7-8岁的女娃已经记事,她不想留在原地回忆痛苦的往事,就选择了跟随猎户去新的地方开启新生活。
猎户夫妻两见状也很开心,家里有三个儿子,妻子年纪大了,没有闺女,一直是心中憾事。
如今收养一个弥补遗憾,不管是当闺女,还是以后长了当儿媳妇,只要相处的好,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孩子们的选择,最终的去处也彻底确定。
没选中的两户村户虽有遗憾,但也只能无奈的离开。
村长带着他们去街道办和公安局将收养手续办完,并且约定好孩子们成年期,他们以后每个月几号可以来村里领取补贴。
随着孩子们一个个被带走,这件事总算是完美落幕。
得知接二连三的喜讯,宋大成和张大妮阴霾数日的心情总算转好。
此时才想起上次还欠着人情,当下决定备上好酒好菜,让夏小飞亲自上门邀请黄老赴宴。
席间黄老吐露自己是原房主时,宋家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的沉默,可黄老却毫不在意的摆手边吃边说前尘往事。
他如今孑然一身,无亲无故无儿无女,这院子是他自己买的又不是别人抢的。
而且宋家看着就善,对房子精心修缮格外珍惜,与其被刁民糟蹋,于他而言这何尝不算是另一种延续的继承。
宋大成和张大妮与他年纪相仿,听着自然格外共情,一顿饭就称兄道弟,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有一就有二的交情自然而然加深。
虽然一个是文绉绉的书生,一个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原本应该话不对头半句多毫无共同点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