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突围而出的清将瓦音图将王言所部投降的消息告诉清军统帅杰书,杰书大惊失色,急令由瓦音图引导,让负责往来接应的满洲将领彭春和玛拉率领四千精兵西进收复永宁州。
还未等清将和玛拉赶到永宁州,晋西北却传来了孙思克和杨振威的求援信,整个晋西北完全大乱。
得知消息的杰书暴怒不已,派人向北京传令,要求将王言、孙正强等人的家眷全部诛杀殆尽,只是由于宁武的白文选和大同的李嗣兴派人沿途拦截,信使根本就过不去。
对清军来说,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中汉河北道副总管索忠信集中精锐骑兵万余人于腊月初沿着太行山东麓向北突击,过坚城而不攻,只是不断拦截清军的后勤、落单和传送兵马,再发檄文招抚远近军民。
在这种情况之下,驻扎阜平的清将高元爵举兵向索忠信投诚,在高元爵的帮助下,中汉军封锁了太行八径,将山西与北直隶一带的联系截断。
清将岳乐大急,急令大将索浑和老将祖大乐率领骑兵两万人前往阜平进行反攻。
中汉将领索忠信让高元爵组织军民带着伤员退出深山,然后在行唐一带与清军索浑和祖大乐所部相遇,中汉军剩余的精兵八千人对阵清军两万人,中汉军骑兵取得了完胜,一举击溃清军赖以为豪的骑兵,阵斩清将祖大乐以下五千余人,清将索浑率领残兵败将在岳乐的亲自接应下,才退回真定城。
这样的战绩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只是战后的中汉索忠信所部也是损失很大,被迫退回阜平休整,严密封锁太行山,切断了山西与北京方面的联络通道。
年轻的统帅杰书不待北京方面回复,为了改变被动局面,让图海守护太原,亲自率领精兵数万人前往岢岚州支援孙思克。
中汉军河东道副总管张华趁机指挥已经过河的第七军和第九军,在永宁州东面的吴城一带,围住了清将彭春和玛拉率领的四千余骑兵。
清将彭春和玛拉率领本部人马拼死抵抗,并派人突围请援。
张华率领中汉大军不慌不忙地构筑围困工事,以仇有光和牟国栋组织兵力围困彭春和玛拉部,以黄廷、张全率领第九军迅速南下,袭击清军重兵云集的平阳府。
在中汉将领黄廷和张全的攻击之下,平阳府的清军腹背受敌,清将富咯禅在洪洞一带兵败被俘,黄廷趁势攻下了平阳府城(即临汾),并让副将张全率兵七千南下进攻清军副都统杜敏所部。
杜敏所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在闻喜一带战败,杜敏率部退回安邑城。
不久,杜敏战败的消息传到了蒲州和风陵关一带,加上中汉行军总管陈利六派人不断的宣传投诚政策,前线的数万清军将士选择放下武器向中汉军投降。
行军总管陈利六得以率领大军直接在风陵关渡过黄河,然后迅速向北攻克了安邑城,斩杀了清将杜敏以下三千余人。
陈利六率领的中汉军趁胜向北挺进,一路所向披靡,沿途的清军将士纷纷投降,很快便来到了霍州一带。
清军将领图海急令总兵官卢兴祖带兵回援沁州,图海命令其子诺敏率领精兵万余赶往灵石进行支援。
诺敏比他的老子强悍很多,组织当地的军民,与中汉军连续在阴地沟、郭家沟、韩信岭一带大战数场,双方互有死伤,战线却逐渐稳定下来。
中汉行军大总管陈利六将主力派去支持张华了,他本人手下的兵力并不充足,索性不再进攻,等待后续的增援兵力的到来,汉清双方在南线陷入了僵持阶段。
与之对应的是,晋西北一带则是乱成了一锅粥。
原本靠着八将投诚带来的优势取得的突破,令中汉军上下士气高昂,赵不同所部很快便率领诸多投诚兵力,攻下了河曲重地,斩杀了“卖主求荣”的清将杨振威,并迅速兵临岢岚州城,向清军孙思克部发动了猛攻。
清将孙思克虽然悍勇,但是所部人马不过数千人,不得不依城坚守,赵不同指挥各部猛攻不下,又遇到了清军统帅杰书亲自率领的数万大军的进攻,清将孙思克趁机打开城门,率领亲兵上千人对赵不同所部进行夹击,当场击杀中汉将领赵不同、降将王言和涂登华等将士数千人。
趁着中汉军大败,清军统帅杰书趁机组织兵力围住了中汉军骑兵第三协余部和降军。
杰书派人联系孙正强、唐翰辅、周名臣等将,声称他们只要放下武器可以既往不咎,一度令怕死的孙正强、周名臣等人再次动摇。
危机关头,同样被围住的中汉军骑兵第三协的游击马自德大叫道:
“不要被满清给骗了,你们想想,从金声桓开始,但凡是叛变的将领,他们清廷饶过哪一个?哪个不是秋后算账?你们根本没有退路,只有跟着我们一起死守待援!”
中汉将领马自德的吼声镇住了投降将领唐翰辅,唐翰辅咬咬牙,选择了站在马自德的旁边,为害怕的降将们鼓劲。
清军统帅杰书看到对方不上当,下令全军出击。
此时的中汉军阵营内,大家仿佛逐渐找到了主心骨,在马自德和唐翰辅的率领下拼死反抗,虽然多有损伤,但是牢牢地控住了主阵地。
天值隆冬,腊月的某夜气温骤降,大雪纷飞之下,为远处艰难行军的某支中汉大军提供了天然的掩护。
岢岚州城外,本就后勤补给不足的清军将士,还在结杰书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防范“蓼匪”和叛贼的脱逃。
反观对面的中汉军也不好受,他们不得不龟缩堑壕后瑟瑟发抖,中汉将领马自德被迫下令杀马为食,但是因为缺乏木材燃料,导致将士们只能吃生肉,大量的士兵们很快病倒。
这样的情况令中汉将领马自德和李汝桂等人心焦不已,感觉降将孙正强和唐名臣看他们的眼神如同看猎物一般。
正在此时,远近突然传来一阵激昂的冲锋号声,中汉将领李汝桂最先反应过来,猛的一下站了起来,竖耳倾听后,兴奋地大叫道:
“是我们的冲锋号声!我们的援兵到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