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城至少储存了湖广清军所需物资的一半以上,如今被大汉军所占领,阻挡了清廷从北方各地搜刮的粮草调拨到湖广前线,相当于湖广清军的后路被断,令清军统帅祜塞暴跳如雷。
爱新觉罗.祜塞急忙命令部下满洲将领屯齐率领精兵一万收复南阳一带,快速打通后路粮道,南阳地方将领许天宠和张士仪以下将领,悉听屯齐的指挥。
只是还未等屯齐走马上任,行动迅速的大汉军李英雄所部已经南下进攻清军张士仪所部的后路,与南面的大汉将领韩尚谅南北夹击,在南阳南面的瓦店一带一举斩杀清将张士仪、贺虎臣、万安邦和郑仁瑞等将。
大战之后的李英雄和韩尚谅两部人马正在瓦店进行休整,新野城方向却传来了牟登巍的告急文书,顾不上休整的李英雄和韩尚谅在报告了令狐云湘以后,当即联合率领大军南下进行救援,可惜还是来迟了一些。
清将许天宠和屯齐在新野城内的亲清势力的支持下,内外夹击之下,一举冲入了新野城,大汉将领牟登巍虽然率部拼死抵抗,但终究人数太少,寡不敌众,最后在巷战中全部战死。
不过,也正是因为牟登巍所部的拼死抵抗,为大汉军后续人马的到来争取了时间,李英雄和韩尚谅得以率部趁着新野城混乱之际,冲入城内,将刚刚大战之后立足未稳的清军屯齐和许天宠两部人马逐出城外。
清军主将屯齐急忙向后申请支援,清军统帅祜塞委派河南绿营总兵官高第和炮兵副都统杨文魁两部率兵三万和火炮十门北上新野,对屯齐所部进行支援。
此时的令狐云湘所部已经派人通过东面的山道与大汉国主张鹿安取得联系,张鹿安的意思是让令狐云湘所部在敌后发展,将南召、裕州等地的物资齐聚南阳,坚守南阳,并派出兵马不断骚扰清军后路。
按照这个战略思路,令狐云湘亲自坐镇南阳,利用手中的物资招揽流民和附近百姓,在南阳城的四周修建数道成环形的延绵壕沟,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令狐云湘派人嘱咐李英雄和韩尚谅两部人马,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延缓住清军的进攻即可,实在坚守不住,那就向东前往唐河,唐河若是守不住,那就退往桐柏山坚持作战。
大汉军将领李英雄和韩尚谅按照这种思路,等到清军后续大军赶到以后,果断地放弃新野小城,以韩尚谅所部先行退往唐河,以李英雄集中骑兵,且战且退,不断地接近南阳城。
清军大部云集南阳城下,大汉将领李英雄按照计划,向东退入山区,清、汉大军随即在南阳城下大战。
战至九月二十日
南阳城外到处都是清军士兵的尸体,却只是仅仅突破了大汉军的两道壕沟,甚至都没有接近南阳城。
南阳城内的大汉军将士以及新招募的当地乡勇,因为粮食物资充沛,士气高昂,故意将一些酒肉搬到阵地前,吸引前线饥饿的清军士兵前往投诚。
饥饿难耐的清军士兵虽然在屯齐和高第的强力弹压下不敢有轻举妄动,但是很明显军内士气不再。
此时襄阳城内的清军主力的日子也是非常不好过,要知道数十万大军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北方后勤的主要通道被断,光是指望东、西两面山区给予的杯水车薪的支援,那是远远不够的。
清军为了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便将现有的物资优先供应满、蒙、汉旗人之后,再是地方绿营、民团乡勇,实际上下发到绿营底层士兵的粮食都是少之又少,乡勇更是渐渐断了伙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被断了伙食的清军地方乡勇就和吃不饱的绿营士兵开始对襄阳周边各县“打草谷”,造成了大量百姓的死亡。
很多当地老百姓被迫拼命逃至大汉管辖区,或者不断地向大汉军透露清军的军情,希望大汉军早日能够打入襄阳城。
大汉军国主张鹿安得知情况后,听着部下报告各地挑选的精壮人马已经到位,觉得是时候发动总攻了。
张鹿安先是以张华和索忠信二将组织兵力,不断蚕食清军的城池,先后由索忠信带兵攻占德安府应山、随州等地,张华则是驻军乐仙桥,不断派兵袭击保康、南漳和宜城三地,将三地郊野地带的老百姓和物资一并带走,实在带不走的,那就一把火烧毁。
大汉军的这种骚操作严重打击了清军的士气,清军统帅祜塞并不是没有想过改变,只是大势如此,他又能如何?
古人有言:
“是知时之来也,雕虎可以生风;
运之去也,应龙不免为醢。”
此时大清军统帅祜塞的心境就是如此,有一种那种有力使不上的感觉,他在之前命令部下将领秃江、张大猷、高拱极、吴拜、拜音图、图海、杰书等,不断以精兵袭击大汉军阵地,均是没有取得明显突破。
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大汉军的反攻力量逐渐增强,清军各将感到了明显的吃力。
九月二十三日
大汉军至少二十万人开始发动总攻,以索忠信所部进攻襄阳东面的枣阳,以张华指挥水陆大军猛攻襄阳南面的外围城池宜城,以张勇率领精兵六千进攻宜城侧翼南漳,以廖自忠率领精兵八千进攻保康县城,并伺机向谷城一带进军,试图截断清军退向西北的道路。
清军统帅祜塞也意识到决战时刻的到来,他亲自领兵来到宜城作战,前线清军的士气大振,竟然一度将战线向南逼近了乐仙桥。
张华一面让曹良臣所部死守乐仙桥,一面组织后续力量不断对前线进行支援。
与祜塞的强有力的反击不同,其余三路的清军表现就没有那么出色了。
二十五日
保康清军守将张大猷开城出战时,中了大汉军的埋伏,当场阵亡,大汉军攻占了保康城,并随即以曹天助和蒙金然二将率领三千精锐北上袭击谷城。
清军在襄阳指挥作战的皇室将领拜音图急令秃江带兵支援兵力薄弱的谷城,不曾想秃江所部却在半路受到了大汉将领蒙金然率领的两千人的埋伏,清将秃江被当场击毙,秃江麾下的清兵败退襄阳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