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将领武国用带着手下亲兵耀武扬威地下令看门士兵关上了内城城门,将来到瓮城内的韩文和李英雄两人带领的千五百人给堵了起来。
瓮城的四周瞬间出现了大量的清军弓箭手,且把箭头全部对准了进入瓮城的大汉军将士。
已是大汉副将的李英雄连忙指挥附近士兵拿出盾牌,进入防御状态,正准备给城外的令狐云湘发信号,一旁的韩文却示意不要太过于紧张,久在清营中的韩文,对于清军的详情了解甚多,他朝着从带人从正门走出来的武国用连忙大喊道:
“这位兄弟,不要紧张,兄弟我们是去洛阳公干,运粮南下的。”
“既然是运粮的,可有相关文书?”
“那是自然。只是军国大事,不便示众,还请将军近前。”
“哼,可别耍花招,四周都是我们的人,敢对我耍花招,你们的人就会射成筛子。”
“那是那是,不敢不敢……”
说是迟那时快,右手刚刚伸进怀里的韩文,掏出来的不是什么文书,而是一把利刀,迅速刺向武国用,武国用急忙向一侧躲避,韩文迅速跟进,一脚踹到了武国用的小腿内侧,武国用力不能支膝盖着地,韩文已经上前将刀子贴近了武国用的脖子,然后扯着嗓子大吼道:
“武国治,赶紧宰了刘孔和,我就饶了你弟弟!”
一切犹如电光火石,迅捷无比。
突如其来的状况,把一众清军将士上下都给弄懵逼了,最先反应过来的刘孔和当即大叫道:
“果然是贼人,兄弟们,给我射死他们!”
令人奇怪的是,那些清军射手们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全都看向了刘孔和身旁的武国治,武国治铁青着脸没有发话,而是朝着韩文大吼道:
“兄弟,哪里的?为何要挟持我弟?如果兄弟哪里有得罪,在这里给你赔罪,只要你放了我弟,我可以放你们离开……”
“狗奴才,你怎么能承诺放贼子离开?”
刘孔和在一旁暴跳如雷地叫道,但是武国治很明显在刘部之中威信卓着,看也不看刘孔和,继续对着韩文大吼道:
“兄弟,快给我指条道,你如何才能放了我弟?”
韩文大笑道:
“武参将果然不同凡响,竟然早就已经掌握了军权,令人刮目相看啊,果然传言不虚啊。”
“你既然也是朝廷军中同袍,为何挟持我弟?到底有何难言之隐,尽管道来?”
“哈哈,我和你不是一条道的。武副将,听我一句劝,胡无百年运,如今大汉正如日中天,我真心建议你们兄弟俩弃暗投明。”
正在此时,久等李英雄和韩文没有消息的令狐云湘,带着大军开始出现在南召城下。
清军刘孔和与武国治同时看到了城外密密麻麻的大汉军将士,要知道人一满万无边无沿,南召城中仅有千余人显然不是对手。
如今又有自己亲弟弟在对方手里,武国治难免投鼠忌器,他旁边的刘孔和却还在歇斯底里地大叫:
“快,下令杀了他们,我们紧闭城门,朝廷的援军很快就会到……”
南召城内的清军主将刘孔和再也说不下去了,就在上一刻,武国治已经以一个极其优美的拔刀速度和角度,轻轻划过了刘孔和的脖子,刘孔和捂着自己往外喷血的脖子,眼睛瞪得大大地,语气恼怒地说道:
“你们家果然……是反骨之贼,一脉相承,老夫悔啊……”
武国治直接一脚把刘孔和给踹落城下,然后朝着众多的部下大吼道:
“兄弟们,朝廷不仁,本将今日带你们弃暗投明,打开城门,我们向大汉投诚啦!”
武国治带兵还是有两下的,他的命令下达后,部下士兵没有任何迟疑,很快就将全部的城门打开,放令狐云湘进入南召城。
大汉军西路行军总管令狐云湘率领大军进入南召城后,违心地对武国治夸奖了一番,为了扩大战果,命令武国用率领部分靠得住的士兵,前往东面的裕州城,让李英雄率领精兵五千人在后跟进。
裕州城内的清将为总兵巢丕昌,这位原本的大明第一位向外族主动投降的总兵官,此时已经老迈,清廷以他还算勤恳和稳重,派遣年轻将领牛一麒为其副将,目的也是为了保障粮道的畅通。
当已经与其兄长一起投靠大汉军的武国用来到城下时,巢丕昌是深表怀疑的,但听见武国用大叫道:
“巢总镇,流寇攻打南召,南召城危急,刘副戎让我来请援!再晚就迟了!”
按道理来说南召县属于裕州管辖,刘孔和算是巢丕昌的部下,巢丕昌于情于理都应当对南召进行救援。
但是巢丕昌却是张口骂道:
“本帅防守裕州战略要地,定要确保粮道畅通,不能前往他处。再说区区蟊贼,尔等都无法应付,朝廷要汝等何用啊?”
“巢主子,敌人打的旗号是‘顺’‘李’,估计是茅麓山上下来的,战斗力不弱的,还请主子快点派兵支援,晚了就来不及了。”
巢丕昌还是不为所动,倒是他身旁的副将牛一麒实在看不下去了,张口说道:
“主子,南召城内储存有至少十万石粮草,一旦有失,恐怕朝廷不会轻饶,就让末将带兵前往支援吧?”
年轻的骁将牛一麒是老秦军猛将牛成虎的儿子,悍勇善战,巢丕昌一想也是,点头吩咐道:
“那就快去快回,如果情况不利,就派人去南阳请援!”
“嗻!”
清将牛一麒兴奋地召集着麾下的甘陕精锐骑兵八百人,打开裕州城门,跟在武国用所部人马的身后就往西面跑去。
待清将牛一麒带人来到方城山和百重山之间的云阳寨时,突然遇到了大汉军李英雄所部的埋伏。
清将牛一麒急忙变后队为前队,想要逃回裕州,却遇到了大汉将领李英雄亲自率领的精兵拦截,武国用趁势率领部下士兵袭击清军的后部。
被困在寨子中的清军牛一麒所部,根本无法发挥骑兵的优势,逐渐被大汉军分割包围。
不久大汉军行军总管令狐云湘率领主力人马赶到,经过半日的激战,除了斩获外,还俘虏了清将牛一麒以下五百余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