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场大雨。
自新春开封城外拜帅,到现在大军兵围黄龙府,已然时入初秋,这一场秋雨下的是连绵不绝,怕是捅破了天窟窿!
接连三日,那雨水不是在下,简直是天河倒泻,瓢泼而来,没日没夜地浇灌下来。
抬头看,天幕阴沉如墨,厚重的乌云压得极低,仿佛就悬在那黄龙府皇城的鸱吻飞檐之上,闷雷滚过,好似巨兽在云层后咆哮。
再瞧这大雨中的黄龙府,最中心皇城之内,往日里光洁整齐的青石御道、巷陌砖路,此刻被这无情雨水反复冲刷,吸饱了水色,透着一股子幽深的黑亮。走上去是湿滑难行,一步三晃,稍不留神都容易翻覆摔倒。
雨水汇成急流,沿着街渠哗哗奔涌,溅起老高的水花,打在紧闭的门窗板壁上,噼啪作响。阵阵寒气透过门缝窗隙往里钻,直往人骨头缝里钻,皇城尚且如此,再看这黄龙内城,就更要平添几分凄惨了。
这内城本是北地繁华之所,黄龙府内商贸官宦聚集之地,可如今却散满了征调而来的五十万民兵!
且往内城街巷两旁看,但凡有点屋檐廊下的地方,都挤满了瑟瑟发抖的人。临时搭起的窝棚简陋不堪,芦席为顶,烂木为墙,哪经得住这等暴雨?棚内漏水如注,地上铺的干草早已湿透、泥泞不堪。
民兵们蜷缩在湿冷的角落里,衣衫单薄,相互依偎着汲取一点微薄的体温。呵气成霜,咳嗽声此起彼伏,那寒气无孔不入,钻肌透骨,冻得人脸色铁青,手脚发麻。
这几十万人马困守在雨城之中,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过这其中唯有一军人马,约莫有五万之众,在这些民兵中显得颇为特别,这些人被分作数十队人马,散落住在内城之前那些官员的宅院之中,虽说吃喝没有什么特别,但这官员的房子总归是要比街巷边的窝棚要强,那青砖屋舍总要比木板芦席要挡风的多。
可与内城的狼狈情形相比,外城当中驻扎轮守的军士倒要好上些许!
因为外城的民房早在之前北伐军接佯攻之时,后来的孔明灯乱心之际,便已经折损了大半,所以完颜宗贤索性便下令将外城的房屋全都拆毁,堆在城墙根下,充作守城之物的补充,而十万大军则在外城当中连营结寨,军士具都住在军帐之中,这样一来管理方便,指挥得当。
而且金人的军帐本就有御寒之效,遮风挡雨之能,再加上这些人马都是战兵编制,所配装备中本就有御寒之物,所以他们在外城的日子倒要比内城的民兵好上不少,只不过随着连日大雨,有些扎在低洼处的军帐如今也都陷入泥潭之内,就算是地势略高之处,那地面上的泥土也被雨水冲刷,变得泥泞不堪。
毕竟金人就是再有人力物力,也没有能力将外城的地面全部铺上青砖,所以这些营帐密密麻麻,具都扎在泥水地中。有的营帐因为所立之地根基不稳,所以一阵狂风袭来,那军帐就被撕扯得东倒西歪。
帐内地面早已成了稀泥塘,将士们各寻圆木、方砖,想尽办法将床铺垫高,才算让衣甲、被褥勉强没有湿透,但那大雨带来的阴寒潮气,金兵们却再手段应对了。
而黄龙府内的存粮数量本就有限,这几日大雨又无战事,所以军士们每日只得稀粥裹腹,没吃饱身上的热量不足,就使得这些军士虽然有御寒之物,可还是感到半空的阵阵寒意。
在联营之内,那些巡哨的军士在及踝的泥泞中艰难跋涉,浑身湿透,冷得牙齿打颤,枪矛握在手中都觉冰寒刺骨。显得黄龙府的外城死气沉沉,唯有风雨呼啸和偶尔传来的战马悲嘶,衬得这营盘更加寒气森森,透出一丝国破家亡的悲凉!
至于黄龙府城门之外,那就更是没了模样!
护城河内浊水翻涌,因为连日的大雨,护城河内的水面几乎和地面齐平,再加上半空落下的雨点,使得那往日平静的护城河也是翻涌不止。
至于说官道、野地,更是已经化为浑国,黄土变成了黄泥,一脚踩下去,“噗嗤”一声,能没到小腿肚,拔出来都费劲,留下个浑浊的水洼,转眼又被雨水灌满。车马陷在其中,寸步难行,唯有那赶车汉子声嘶力竭的吆喝和鞭响,混在雨声里,显得那般无力。
可这些泥泞的画面却只出现在贴近护城河的一段,再往外些,再靠近北伐军大营一些,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
在那泥泞之后,此刻城外的地面却显出一种奇异的坚实,却原来前些日子大军佯攻之时,散布的那些碎石与厚实的松木板交错层叠,铺设出纵横交错的一片硬地。
雨水冲刷之下,碎石隙间漫出湿润的土腥气,木板表面泛着深赭色的水光,却不见半分软陷,远远望去宛如巨兽的骨节牢牢扣住大地,只是雨雾眯眼城头的宗贤却是看不到这一幕。
那一架架云梯车此时巍然矗立于这特殊铺就的基座上,最高的那座望楼车通体用桐油浸过的榆木所制,雨水顺着斜撑的梁柱滑落,在车底汇成细流渗入石缝,而承载着整座巨物的木板却是纹丝不动。
城外的投石机群更是森然如林,绞盘上的牛皮索吸饱水汽微微胀起,配重箱里堆积的岩石将松木压板嵌进碎石层中,轮毂下的垫木与地面咬合得严丝密缝。
各营的主将撑伞缓行,带人一一巡视这这些器械,确保这些提早布置在沙场上的器械没有陷入淤泥之中,靴底踏过木板碎石,发出笃笃的实响。伸手抹去炮车上积存的雨水,抬头望见城头飘摇的旌旗,嘴角浮现一抹浅笑。
只是这笑容之下却暗藏三分杀意,“如此妙法,却不知金人又能如何抵挡,攻其不备,这才是真正的攻其不备啊!”
“哈哈哈,将军,咱们有仙人相助,要雨来雨,要风来风,待到雨散风消之时,就是你我入住黄龙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