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风离开的第一个月时间里,玉龙是相当紧张的,因为他不光是怕自己的老爹回不来,更怕的是他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政务,万一遇到些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那该怎么办?
所以一开始,他焦虑的觉都睡不好,因为自己父亲这一走,可能就是一年,他对于自己现在的能力,还完全不够信任,因为现在正是华夏的大改革,大发展时期,一旦自己做错了一个什么决定,那么很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最后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但是好在他有一个聪明的弟弟辅助他,长乐虽然不像自己哥哥那么了解政事,但是因为他已经开始管理一些事物了,所以他也在熟悉,他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在科学领域上几乎是顶级的天赋和功劳,让他养成了无比自信的心理。
自信加上有智慧,那就什么都不怕,玉龙当然也不蠢,他同样极其聪明,肯定不会比长乐差,只是他从小就被培养成为一个继承人,没有在其他的方面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他从小都在仰望自己的父亲,所以他一旦离开了白风,就会产业不自信,他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一切事,但因为怕没有人指正自己,没有人给自己托底,所以变得畏手畏脚。
当然,这和白风给他一直灌输的思想有关,统治者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在普通民众上,就是一座大山,所以一切行为,都必须慎之又慎,现在没有人看着自己了,玉龙是着实压力大的受不了了。
穗自然是心疼自己儿子的,她不懂政务,但是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总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给自己儿子以安慰。
在缓慢的适应过程中,玉龙也能够逐渐的放开手了,有难以解决的问题,他就会找长乐商量,甚至是找瑜商议。
瑜永远能够给出合理的意见,但是并不会影响玉龙的决策,他是相当懂分寸的人,或许瑜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但是他没有继承权,瑜的心中也知道这个,所以他不会对那个位置有任何的幻想。
同时他也看的出来,玉龙就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方方面面都不差,只是还没有被这样放手锻炼过,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己要尽全力去帮助他。
瑜之所以能够比玉龙看起来更合适,是因为他也是白风培养出来的,同时也很早就被放权管理政事,现在更是掌控着一个大城,权力极大,任他发挥,他也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锻炼成为了一个相当合格的统治者。
到了现在,玉龙也开始放开了,就在某一天,玉龙独自做了一个在他看来很重要的决策之后,一瞬间整个人就不同了,他开始变的大胆,自信起来,不再那么畏手畏脚的。
而来开会的官员,也发现了玉龙的不同,现在的玉龙,就很像是更加年轻的白风,虽然人没有变化,但却感觉更加值得信赖了。
白风不在的日子里,可不光是玉龙煎熬,那些官员也煎熬啊,他们很怕白风这一去回不来,那以后的华夏,就不知道怎么运转了,白风几乎就是他们信仰一样的存在,但是见到如此模样的玉龙,他们也就基本放下心来了,时间一久,更是觉得,好像白风在不在,都是差不多的。
玉龙这半年时间里,大方向都是按照白风留下的计划在安排的,还是几个大方向,首先就是两城的建设,卫城和燧人城的建设进度,不能够放缓。
第二就是村镇的建设,现在华夏的人口还是在快速的扩张,因为不愁吃了那就肯定要不停的生娃。
都用不了两年的时间,原来的聚居地,就开始显的拥挤,开垦出来的土地,种植起来也太远,不够方便。
所以在今年的时候,玉龙进行了大规模的移地搬迁工程,所谓移地搬迁,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给出好的政策,让那些生的孩子比较多的宗族大户,愿意分出来一些人,分家去别的地方居住,开垦耕种。
因为是从一家人里分出来一些,就算是给适合分家年龄的人,分了个比较远的家而已,所以不光没有什么抵触心理,反而还都比较乐意。
因为一个华夏常见的三口之家,也就是一男二女的人家,光他们自己的孩子,都已经生了十几个了,并且大部分还在生育年龄,还能够继续生。
小的孩子还没有出生,但是大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孩子了,有那么几个大的分家分走了,可是老五老六这一辈,需要组成新家庭的人,却还只能够和自己的弟弟妹妹挤在一个小院子小房间里。
大通铺早就不够用了,上下床是常态,一个房间里住五六个人那是非常正常的,这就导致孩子们在家里住的,实际也并不舒坦。
可是你说分家吧,分哪里去?土地是家里的,自己去哪里居住,没有房子,哪怕可以自己申请分家,但是没地没房没资本,也难以坚持过最艰难的创业期。
但是移地搬迁政策一出来,那一切都不同了,由工部组织,在选定的地方搭建一间房子,足够正常居住的就行,想要更大更好的院子,也完全可以,只需要在金行贷款,建造房子所需费用,在未来多少年之内分期还清即可,没有利息一说。
同时也会在垦荒的前两年中,提供生活所必须的食物,还有工具,种子,让他们不用为了温饱而担心,两年之后,他们的土地就是再贫瘠,也能够长出粮食了。
这是为了让那些年轻人可以毫无顾虑的分家单干,因为有些家长会以不给粮来威胁那些正是壮劳力的孩子,不让他们分家,多给自己家里干几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