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城内。
一名浑身带血的太平军士兵急匆匆的骑着马,穿行于街道。
他神色紧张,一边纵马奔跑,一边高喊:
“”紧急战报,速速让开“”
“”紧急战报,速速让开“”
这名大头兵很快到达龙游城太平军军营陈延香的军帐里。
“”什么?......青妖攻破了防线,怎么这么快?“”
“”那......任方海呢?“”
士兵立声哭泣道:
“”任......天安......带兵杀入敌群,被清妖包围,生死不明“”
......
听到前线失守,得力部将任方海被围的的消息,主帅陈延香丝毫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就在半个小时之前,前去外线作战的部下任方海还刚刚派人过来请求自己派兵增援,可没想到一会儿功夫竟然被包围了。
当时陈延香知道事态紧急,立刻召集部下,准备外出救援。
此时此刻主帅陈延香并不知道他的部下任方海已经被砍成了筛子。
........
随着龙游城的大门缓缓打开......
太平军在主帅陈延香,李尚阳等人的带领下从城内杀出。
这次可以说是龙游城的精锐尽出。
两万多人的太平军从龙游两个城门贯穿而出,杀气腾腾的冲向楚军。
楚军刚刚斩杀太平军将领任方海,趁着这次胜利的余威,立刻与冲过来的太平军厮杀在一起。
双方在龙游城外杀得天昏地暗。
楚军大本营后方,楚军主帅左宗棠站在一个掩体的石磊后面,用望远镜一直观察着战场的情况。
“”太好了......刚才我军包围了长毛,歼敌数百取得大胜,没想到这一下子把城内的长毛给引出来了“”
“”不怕长毛出城与我决战,就怕长毛龟缩城内,不敢应战“”。
“”机会难得 ........“”
随即左宗棠下令:
“”王开松立刻带兵前去增援,务必全歼这股长毛匪贼“”
“”今日能不能破龙游城,在此一举“”
.......
这时,一名从前线回来的楚军将领左手提着三个血淋淋的人头,右手提着两个血淋淋的人头来到左宗棠的面前。
这五个血淋淋的人头披头散发,脖颈处还在嘤嘤地渗着血,看样子头被砍下来没多久。
此人是来邀功的,他一见到左宗棠,立即将手中的人头扔在地上,然后向做左宗棠参拜:
“”巡抚大人......这是我们弟兄在刚才那场大战中斩下来的长毛“”
“”这几个人都是长毛大官,今日小人将他们的头颅砍下来,给您过目一下“”
........。
左宗棠知道刚才自己的部下进攻的时候,有一股长毛大约有几百人,这几百人不怕死,和他数千人对战,最后全部被杀。
左宗棠佩服这些人,死到临头,还舍命一搏,于是他问那个提人头的将领:
“”哪个是任方海?“”
这名将领听后先是一愣,他没想到巡抚大人左宗棠一直在后方指挥坐镇,没有去前线参加直接战斗,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不知道前线的情况。
更不可能知道长毛头头叫什么名字?
可没想到巡抚大人竟然知道长毛匪首叫做:“”任方海实在令人佩服!!!
面对巡抚大人的问话,这名将领来不及多想,立马指着左边那个被砍了半边脸,露出白骨的一个头颅,说道:
“”此人就是任方海“”
将领又说:
“”我们开始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后来从俘虏的口中得知,这个任方海就是这里最大的官“”。
.......。
左宗棠没作声,而是看了一看,地上那个叫任方海的头颅,然后蹲下去又看了看,见这个头颅已经被严重损坏,无法辨认。
左宗棠叹息道:
“”说此人勇猛,也的确勇猛,不怕死,敢于冲锋“”
“”说此人愚钝,也算愚钝,明知道死路一条,还往死里冲“”
“”把它埋了吧“”
“”等过了今天晚上,这种级别长毛的头颅,我们会收获很多“”
........
左宗棠和曾国藩其实是一样,他们俩对太平长毛恨之入骨,对待太平军基本上是以杀为主。
所以左宗棠虽然钦佩眼前这个任方海,但是也只是命人将他草草埋葬,而不是厚葬。
........
龙游城外炮声隆隆,枪声就没有停过,喊声,呐喊声,爆炸声此起彼伏。
周围浓烟滚滚,双方人马相互对冲,杀得人头滚滚,尸横遍野。
开始左宗棠有些许得意,认为拿下龙游绝对是今晚的事情。
可没想到城内的太平军实在太勇猛,基本上可以说是死战不退。
战场上的尸体高的地方堆了两米多高,水塘边,河道里,坟山上,到处都是尸体。
双方就这样打了五个多小时,一直打到深夜,楚军渐渐不支,许多楚军将领开始有退却的想法。
那也难怪呀。
我们要知道这次大战,左宗棠的楚军对龙游太平军阵地发动进攻持续了四天三夜,这么高强度的打法,谁受得了?
这场战役对于太平军来说至关重要,是绝对不能有失的。
而且太平军龙游城内的守军在主帅陈延香,李尚阳的带领下全军出动,就连主帅陈延香都出动了,所以太平军底下的士兵们个个同仇敌忾,奋勇杀敌。
直到后半夜,双方杀的太狠,两帮人马最少阵亡了两三千人。
将领牺牲的战报不断的送到左宗棠的面前
“”陈将军,不幸阵亡“”
“”王大人.....被枪击中,重伤不治身亡“”
“”李大人.....阵亡“”
一个晚上,楚军七八员将领阵亡,而太平军那边却没有退却的意思。
一直处于必胜的左宗棠,此时冷静了下来,他感觉这场大战除非太平军死光,否则这场大战楚军根本就赢不了。
可这场上打了几天几夜楚军并没有优势,再打下去也是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若真正打赢这场战斗左宗棠手底下的楚军基本上也报销了。
怎么算都不划算。
权衡利弊之下,左宗棠决定鸣鼓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