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太阳像刚从灶里捞出来的红薯,晒得村口老槐树的叶子都打了卷,连趴在墙根的老黄狗都吐着舌头,懒得动一下。阿朵朵蹲在自家篱笆边,小手攥着半把小米,正一粒一粒往地上撒——那是给她家三只小黄鸡喂午饭呢。
“朵朵,快别喂啦!玉米粥要凉透啦!”奶奶的声音从堂屋飘出来,带着点沙哑,却像晒过太阳的棉花,暖暖的。阿朵朵抬头应了一声:“来啦奶奶!等我把最后一粒给最小的小黄吃!”说着,她把手里仅剩的小米全撒在地上,看着三只圆滚滚的小黄鸡撅着屁股抢食,翅膀扑棱棱地撞来撞去,忍不住咯咯笑出了声,羊角辫上的红绸带都跟着晃。
就在这时,村口突然传来“哒哒哒”的响声,像有好多马蹄子踩在土路上,还夹着“哐啷哐啷”的金属碰撞声,震得路边的草都抖了抖。阿朵朵停下笑,歪着脑袋往村口望:“奶奶,那是什么呀?怎么这么吵?”
奶奶从堂屋走出来,手里还攥着擦碗的粗布,她皱着眉头往村口听了听,脸色一下子变了:“不好,是官兵来了!朵朵,快跟奶奶来!”
阿朵朵从没见过官兵,只听村里的张爷爷说过,有时候官兵会来山里找东西,要是找不到就会发脾气。她心里有点发紧,赶紧拉住奶奶的手:“奶奶,官兵来咱们村做什么呀?咱们要躲起来吗?”
“先躲进地窖,等会儿再跟你说。”奶奶拉着阿朵朵往院子角落走,那里有块盖着厚木板的地窖口。奶奶掀开木板,一股凉丝丝的泥土味涌出来,她摸出墙根挂着的煤油灯,点亮了递到阿朵朵手里:“乖,你先下去,踩着梯子慢点儿,奶奶把木板盖好,就在上面守着,别出声。”
阿朵朵点点头,抱着煤油灯,小手抓着梯子的木杆慢慢往下爬。地窖不深,底下铺着软软的干草,还放着几个装红薯的竹篮。她蹲在干草上,把煤油灯放在身边,能听到上面奶奶盖木板的“咚咚”声,还有远处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和说话声。
“都给我仔细搜!村长说没有?我看是藏起来了!将军的小公子烧了三天三夜,御医都没办法,要是找不到发光的仙石,谁都别想好过!”一个粗嗓门响起来,震得地窖顶上的土都掉了两粒。阿朵朵吓得赶紧捂住嘴,连呼吸都放轻了。
接着是村长爷爷的声音,带着点着急:“官爷,真没有啊!咱们这穷山坳里,只有普通的石头,哪有会发光的?您是不是听外面的人传错了?”
“传错了?”粗嗓门更凶了,“昨天有人来报,说你们后山有‘仙石’,晚上会发光,敷在额头上能退烧!今天要是搜不出来,我就把你们村的房子全翻一遍!”
阿朵朵蹲在地窖里,小眉头皱了起来:“发光的石头?后山我常去呀,只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最多被太阳晒得亮一点,从来没见过会发光的。他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呀?”
过了一会儿,上面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奶奶的声音贴着木板传下来:“朵朵,别害怕,官兵在搜别家,暂时不会来咱们这儿。”
阿朵朵凑到梯子边,小声问:“奶奶,他们要发光的石头做什么呀?真的能退烧吗?”
奶奶叹了口气:“大概是外面的人传岔了。不过前两年你发烧的时候,奶奶不是带你去山后的清泉边,用泉水敷额头吗?没多久就退了烧。那泉水凉丝丝的,比吃药还管用呢。”
阿朵朵眼睛一下子亮了:“对哦!那次我烧得脸蛋红红的,头也晕,奶奶用大荷叶接了泉水,敷在我额头上,过了一个时辰,我就有力气跑着玩了!会不会……官兵要找的,其实是那泉水呀?”
奶奶顿了顿,小声说:“说不定呢。可官兵那么凶,咱们就算说了,他们也不一定信。”
又等了半个时辰,上面的声音渐渐小了。阿朵朵没等到奶奶回来,心里有点慌:“奶奶会不会遇到麻烦了?我得去看看!”
她拿起煤油灯,踩着梯子慢慢爬上去,轻轻掀开一点木板,往院子里看——三只小黄鸡还在篱笆边啄虫子,奶奶却不在。她悄悄爬出来,把木板盖好,踮着脚尖往村口走,走几步就躲到树后面看看,像只小松鼠。
村口的老槐树下围了好多人,村长爷爷站在最前面,旁边站着几个穿盔甲、背大刀的官兵。阿朵朵躲在一棵小榆树后面,偷偷看。
只见一个年轻的官兵蹲在地上,肩膀一抽一抽的,像是在哭。旁边的粗嗓门队长看见了,皱着眉吼:“李二!哭什么哭!将军还等着咱们带仙石回去呢,你在这儿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那个叫李二的官兵抹了抹眼泪,声音小小的:“队长,我……我想家了。我娘上次写信说,我妹妹也发烧了,不知道好没好……我出来三个月了,都没回去过……”
阿朵朵听见这话,心里软了下来。她想:“原来这个官兵也不是坏人,他只是担心妹妹,想家了呀。”
她犹豫了一下,慢慢从榆树后面走出来,小声说:“你们……是不是要找能退烧的东西呀?”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落在阿朵朵身上。粗嗓门队长转过头,看见是个扎羊角辫、穿花布衫的小姑娘,皱着眉:“小丫头片子,这里没你的事,快回去!”
李二抬起头,看见阿朵朵手里还攥着个布娃娃,眼神软了点:“小姑娘,你知道哪里有会发光的石头吗?”
阿朵朵摇摇头:“没有发光的石头。但是山后面有一眼清泉,泉水凉凉的,我们村的小孩发烧了,用泉水敷额头,很快就会好的。”
队长冷笑一声:“泉水?我们要的是仙石,你拿泉水糊弄我们?是不是你们村把石头藏起来了,让你来说瞎话?”
阿朵朵有点生气,又有点害怕,但还是攥紧布娃娃,鼓起勇气说:“我没说瞎话!上次我发烧到三十八度,奶奶就带我去那泉水边,用荷叶接水敷额头,过了一会儿,我就不晕了!村长爷爷也知道,你可以问他!”
村长爷爷赶紧点头:“官爷,这孩子说的是真的。咱们村的孩子发烧,都用那山泉的水敷,比吃药还快。就是不知道对将军的小公子管不管用。”
队长盯着阿朵朵看了好一会儿,又看了看还在擦眼泪的李二,犹豫了:“那……你能带我们去看看吗?要是敢骗我,可有你好果子吃!”
阿朵朵赶紧点头:“我不骗你!现在就去!”
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了,她拉着阿朵朵的手,对队长说:“官爷,我跟孩子一起去。那山泉的路不好走,有好多石头和刺丛,我熟。”
队长点点头,叫上李二和另外两个官兵,跟着阿朵朵和奶奶往山后走。山路真的不好走,全是小石子,还有好多带刺的藤条。阿朵朵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提醒:“小心点!这里有个小坑,别崴脚!”“那丛草有刺,别碰!”
走了半个时辰,前面传来“叮咚叮咚”的声音,像小铃铛在响。阿朵朵指着前面:“到啦!就是那里!”
大家跑过去一看,山壁上挂着一道细细的泉水,泉水落在下面的石头坑里,积了一坑清亮亮的水。阳光照在水面上,闪着亮晶晶的光,像撒了一把碎星星。
“就是这个水!”阿朵朵蹲在坑边,用手捧起一点水,递到李二面前,“你摸摸,是不是凉凉的?”
李二蹲下来,用手指沾了点水,顿时觉得凉丝丝的,比刚才走山路时的热风舒服多了。他刚才有点中暑,头晕晕的,现在把泉水敷在额头上,没一会儿就觉得清爽多了。
“队长!这水真的管用!我头晕好多了!”李二惊喜地说。
队长也蹲下来,用手试了试水温,又看了看阿朵朵认真的样子,心里信了大半。他对旁边的官兵说:“快!拿水囊来,装几囊回去!要是真能治好小公子,咱们就不用找什么仙石了!”
官兵们赶紧拿出水囊,蹲在坑边小心翼翼地装泉水。阿朵朵又说:“用泉水敷额头的时候,最好用干净的叶子包着,别让脏东西沾到皮肤,这样好得更快!”
奶奶也补充:“要是能煮点金银花,兑着泉水给孩子喝一点,退烧会更快。咱们村里有种金银花,官爷不嫌弃的话,我回去摘点给你们带上。”
队长听了,脸上的凶气少了好多,他对奶奶拱了拱手:“多谢老人家和小姑娘提醒。要是这泉水真能治好小公子,我一定回来感谢你们!”
装完泉水,大家跟着阿朵朵和奶奶回了村。村长爷爷让村民们摘了好多新鲜的金银花,装在布袋子里给官兵带上。队长还让手下把带来的干粮和粮食分了一些给村里,说:“之前多有冒犯,这些粮食就当赔罪了。”
官兵们骑马走的时候,李二从马背上探出头,对阿朵朵挥挥手:“小姑娘,谢谢你!我一定会把你的办法告诉将军的!”
阿朵朵也挥着小手:“记得让小公子多敷几次泉水哦!”
过了三天,村口又传来马蹄声。这次阿朵朵一点都不害怕,还拉着奶奶往村口跑。果然是上次的官兵,他们脸上都带着笑,不像上次那么凶了。
队长从马背上跳下来,手里拿着个布包,走到阿朵朵面前,把布包递给她:“小姑娘,太谢谢你了!将军的小公子用泉水敷了额头,又喝了金银花兑的泉水,第二天就不发烧了!将军让我给你带了礼物,还有给村里的粮食和布匹!”
阿朵朵打开布包,里面有个漂亮的拨浪鼓,红颜色的鼓身,白色的鼓槌,一摇就“咚咚”响;还有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小银锁,亮晶晶的,上面还刻着个小老虎。她开心得眼睛都弯了:“谢谢叔叔!不用给我这么多礼物的,能帮到小公子就好啦!”
队长笑着摸了摸阿朵朵的头:“你真是个聪明又善良的小姑娘。要不是你,我们还在傻乎乎找仙石呢!以后要是有需要,只管去城里的将军府找我们!”
后来,村里和城里的官兵成了好朋友。官兵们有时候会来村里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会给孩子们带城里的糖和小玩具。阿朵朵也常跟奶奶去城里,将军府的小公子还跟她一起玩拨浪鼓,两个人坐在院子里,鼓声响得老远。
有一次,奶奶坐在院子里择菜,问阿朵朵:“你当时不怕官兵吗?他们一开始那么凶。”
阿朵朵蹲在旁边喂小黄鸡,手里撒着小米,笑着说:“一开始有点怕,可是后来我知道他们只是想救小公子,不是坏人呀。只要好好跟他们说,他们就会听的。”
奶奶听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伸手摸了摸阿朵朵的羊角辫:“我的朵朵真是长大了,越来越聪明了。”
三只小黄鸡抢完小米,围着阿朵朵的脚边转圈圈。太阳暖暖的,照在院子里,老槐树的叶子也恢复了精神,风一吹,“沙沙”地响,整个小山村都充满了快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