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架p47战斗机在7艘日军军舰面前,着实不够看。
哪怕是这7艘军舰的防空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对付几架战斗机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那些25mm三联装或者单装的防空机枪开火后,那密集的火力网还是把没有对海作战经验的几人吓得够呛。
即便是徐吉祥也只是在比较高的位置就把携带的两枚炸弹扔了就快速驶离。
投弹位置都超过1500米了,准头自然很差,距离最近的日向号航空战舰都有几十米远,而且也不是俯冲投弹。
作为中队长的徐吉祥都这么做了,剩下的人可想而知。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5205’p47战斗机的飞行员杨粟。
他就是之前在无线电里提及王光富击沉日军苍龙号航母的那个特遣航空队老人。
他是中央航校第十二期的,1941年底赴美深造,在42年10月毕业后并进入特遣航空队,也参加了围绕瓜岛展开的一系列海战中的后面几场。
见识过李航在当时瓜岛航空队最危险时候再次驾驶飞机升空作战,也参加过规模庞大的圣克鲁斯海战。
跟圣克鲁斯海战相比,眼前只有7艘军舰的日军舰队那就是渣渣。
圣克鲁斯海战,日本海军出动了5艘航母在内几十艘各式军舰,还有数百架舰载机。
盟军这边,也有2艘航母、1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另有舰载机、陆基航空兵在内的几百架各式战机。
只是当时杨粟才刚到特遣航空队,并不是一线队员,而是二线队员,表现自然也不算突出。
但经过那些海战,他算是破了胆的。
所以当看到眼前的7艘日军军舰后,他并没有害怕,而是准备上演俯冲轰炸。
p47战斗机的俯冲性能不错的。
“福星,敢不敢跟我一起俯冲轰炸?”看着那两艘吨位三四万吨的航空战舰,杨粟通过无线电询问着一旁的僚机飞行员周福星。
“既然长官愿意,卑职定舍命相随。”周福星犹豫片刻,当即做了决定。
很简单,他并不是中央航校毕业的,而是空军军士学校毕业的,天然比中央航校毕业的矮一等。
要是不敢拼,这个劣势会更加明显,所以他决定试试。
而且p47战斗机的性能很好,他之前就在空战中试过高空俯冲,还是有一定的底气。
“好,那我们就去试试。记住,俯冲后就要放下襟翼减速,避免飞机速度过快。高度下降到2500英尺就要做好投弹准备,不能低于1500英尺,我们不是专业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杨粟提醒道。
“是,长官!”
在商量好后,两人就驾驶飞机开始俯冲。
他们二人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了其余四名已经完成投弹的飞行员的注意。
“杨粟、周福星,你们在干什么?”徐吉祥发现后,立即在无线电里大吼。
“中队长,我们打算俯冲投弹!”无线电里很快传来杨粟的回应。
“你们疯了吗?敌人的防空火力十分密集,俯冲投弹过于危险。”徐吉祥继续大吼。
可无线电里并没有传来回复的声音,因为编号‘5205’、‘5206’的两架p47战斗机已经进入了高速俯冲的状态。
看到居然尝试俯冲投弹的二人,已经投弹并远离日军防空网的几名飞行员都很惊讶。
其中有人忍不住问道,“中队长,我们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回去救他们,给我用子弹扫射日军舰艇,干扰他们的防空武器。”在愤怒之余,徐吉祥很快就有了决断。
很简单,这个时候他要是抛弃手下飞行员离开,他肯定会遭到责罚。
要知道上级的命令是留下至少一半的日军军舰,虽说没有要求他们这6架战斗机必须击沉一两艘,但他们直接在一千多米的空中投了弹就撤的做法传出去,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的。
想通这点,徐吉祥当即下令调头。
。。。。。。
“八嘎,敌人在俯冲!”
原本以为空袭只是一个插曲的松田少将,便听到有刺耳的呼啸声传来,然后就有人大喊。
松田少将连忙用望远镜一看,就看到了两架正在俯冲的战斗机。
“司令官阁下,他们奔着日向号去的。”一旁的牟田大佐神色严肃地凑到近前汇报。
“希望日向号可以拦住敌人的飞机。”
松田少将此时也没太好的办法,飞机俯冲就那么一会儿的功夫,他这艘轻巡就算是去帮忙,也只能用防空炮支援一下。
更主要的还是得靠日向号自己。
毕竟日向号自己的防空炮数量也不少。
尤其是25mm防空炮,仅三联装的就有31座,还有11挺单装的25防空炮。
而看到俯冲而来的敌机,日向号这边早就下达了全力拦截的命令。
密密麻麻的子弹射向天空,形成一道道火舌。
而两架p47战斗机丝毫不惧,左右躲避的情况下,还在不断俯冲。
“八嘎,快射击!”
“拦住他们!”
“弹夹,我需要弹夹!”
“八嘎,快!”
“让127mm火炮开火!”
眼看敌机越来越近,25mm防空炮根本无法威胁到敌机,于是日军就动用了127mm防空炮。
这款127mm防空炮其实就是日军八九式防空炮,原本是大正三年式127mm舰炮,后来改成了高平两用炮。
不过性能只能说够用,算不上好。
一是没有近炸引信,这就需要炮弹命中敌机才能给敌机造成伤害。
二是火攻系统不咋地,在识别目标需要20秒后,还需要10-12秒才能计算出火炮射击诸元。
三是该炮水平射界虽然有360度,但因为放的位置低于甲板,纵然有90度仰角和360度水平射界,但发挥不出来,这就意味着没法打击垂直俯冲轰炸的敌机。
四是该炮的炮弹装填有问题,必须将仰角调到10度才能装填,极大拖延了该炮射速,导致理论上的10发\/分的射速,实际上却只能做到一分钟一发炮弹。
所以当这款防空炮刚开火时,是把杨粟二人吓了一跳,但看到没什么威胁后,这才专心看着仪表盘,然后寻找合适的投弹机会。
2000英尺!
当看到这个数字后,杨粟当即把两枚炸弹直接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