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东在这里,立刻就能认出来,房间内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先一步被监察部门带走的高老板。
高老板此刻也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包括通讯工具,全都已经被收缴。
从会场离开之后,就被监察人员送到了这里。
在王东到达这里之前,已经对高老板进行了审讯。
而负责审讯的人,也正是陈琳。
跟陈琳预判的一样,审讯并不顺利。
对于监察部门所掌握的证据和罪名,高老板拒不承认。
因为高老板身份特殊,陈琳也不好用特殊手段。
毕竟他手里掌握的证据,也不是货真价实的证据,而是来自秘书的“指控”。
准确来说,是有人把这些证据,利用秘书的口吻交给了他。
至于这个秘书,然后再她拿到证据之后,就已经消失了。
至于人去了哪里,陈琳不清楚,也懒得过问。
这次来到天洲,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对付高老板。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把高老板搬到。
以高老板这种级别和身份,只要做成了这事,对她来说业绩不小。
至于,为什么有人要对付高老板,这不是陈琳想知道的。
不过根据陈琳掌握的情况,应该就是高老板在天州推行的新政,触及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底下的那些豪门才会联合起来,给高老板下如此板子。
而陈琳出现在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
因为他是天京陈家的人!
陈家大少爷陈小维,准确来说算是她的侄子。
所以陈琳做这件事,也是为了配合侄子的行动。
本来呢,陈琳是不屑于做这种事。
但是没办法,陈小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才让她破例为止。
按照陈小维所说,他在东川那边谋划不小,而且投资了不少产业。
甚至还利用陈家的资源,在那边搞起了新能源项目。
而东海这边,自然就是竞争对手。
偏偏在这场竞争当中,东川那边还接连失利。
如果这次东川失利,陈家肯定会赔得不轻。
无奈之下,陈琳也只能被迫答应了陈小维的请求,谋划了今天的这一次行动。
所谓的证据,都是在陈小维的安排之下,由东海的相关人员递给她的。
当然了,这件事对陈琳来说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能够扳倒高老板,那也是她在监察部门也是一笔不小的政绩。
足够她未来5年平步青云,不用再担心任何对手!
这也是这对姑侄,狼狈为奸的原因。
只不过,高老板确实是她生平谨慎的对手。
也是她工作以来,遇到过最棘手的男人。
短短一个小时的交锋,不光没有利用手上的证据,挫败这个男人的锐气,甚至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
陈琳也知道,这件事拖不得。
毕竟高老板身份也不一般,既然能到东海工作,身后也是有着大人物撑腰。
而他之所以敢对高老板出手,就是因为天京的军方在背后运作,让高老板身后的大人物没办法插手这件事。
她也是利用这个机会,才有机会将高老板从办公室带离。
实际上,只是风声大雨点小,手头上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证据。
秘书的指控,也只是一个由头。
留给她的时间不多,要是真等高老板背后的那位大人物脱身,她还没有拿到足够的证据。
被动的就不是高老板,而是她自己了。
所以,这也是陈小维把王东带到这里的原因。
之所以找王东的麻烦,是因为陈小维有了交代,一定要除掉汪东这个家伙。
所以陈琳才会搜罗罪证,意图将王东置于死地。
不管王东交代还是不交代,等待她的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了,陈小维肯定不会食言。
按照她和陈小维的约定,会把王东交给陈小维处理。
至于到了陈小维那一边,王东能不能逃过一劫,那可就不是她说了算了。
而陈琳之所以给王东许出这个承诺,也是想通过王东的嘴,来撬开高老板的嘴巴。
毕竟在外界看来,王东就是高老板的马前卒,也是高老板的心腹。
别人站出来指正,对高老板伤害不大。
如果王东愿意站出来指证,那么对于高老板来说,绝对是重量级的一刀!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王东一直就是高老板手里的矛,也是他在东海开疆拓土的杀招。
她现在就是要用王东这把矛,来攻高老板的盾!
倒是要看看高老板如何招架!
而就在她审讯王东的同时,高老板这边,已经通过监控,实时看完了全程。
陈琳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吃定王东。
以他对王东的了解,这个男人最在乎的就是唐潇。
而现在唐潇落到闫家手里,王东急于脱身,也肯定会跟他进行合作。
只要王东,在这件事情上表达立场,并且让高老板亲眼看见。
那么,她就等于同时吃掉了这两个男人!
所以走进房间的时候,陈琳的目光满是得意,“高老板,怎么样,刚才我对王东的审讯,你也看见了吧?”
高老板点了点头,“看见了,陈组长的审讯的确很有手段。”
陈琳坐下来又问,“那不知道高老板我们之间还能谈谈吗?”
高老板反问道:“陈组长想跟我谈什么?”
陈琳开出价码,“当然是谈我想听到的答案!”
高老板笑了笑,“你应该清楚,你手里那些所谓的指控,对我来说都是子虚乌有,我不知道你想听什么答案?”
陈琳笑了,“我的那些指控都是子虚乌有,那如果王东站出来指控你呢?”
“高老板,你还有办法独善其身吗?”
“王东这段时间在东海动作不小,不管是那个所谓的汽车产业园,还是他自己的新能源项目,你们东海都对他扶持很多。”
“这当中,一切真的合法合规吗?”
高老板并不惧怕,“各家城市发展经济,都是这么做的。”
“我不觉得,我这么做有什么不合规的地方?”
“我对地方企业进行了保护,难道其他人,就没有对地方企业进行保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