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就在杨俊,闭目养神之时,突然有着一道灵光,从他的脑中划过。
随后一道苍老的声音,便是从他的大脑之中,传了过来。
“你这小子不简单,居然连老夫的藏身之所,都能够寻得见。”
“看来你这小子,倒是有这几分实力,就是不知道,你能否找得到,老夫的本尊呢?”
杨俊能够清楚地感知到,这一道声音,是从他的大脑中传出来的。
而且这一道声音,居然毫无任何踪迹的,就进入到了,他的神识之内。
这倒是让他感觉,有一些的始料不及,既然这老东西,能悄无声息的,进入到他的神识之中。
那么想必这老东西的本尊,应该就隐藏在,这第七层的空间中,难不成他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假的?
“前辈,不知道你究竟是何方神圣,我杨俊来到此处,只是为了拜访,而并非是有意冒犯。”
“这玄黄宝塔,已经沉寂多年,我也想要让我们,道门的玄黄宝塔名扬天下。”
“所以还望前辈,能够助我杨俊一臂之力。”
杨俊对着虚无,行了参拜之礼,毕竟面对这些,来自于上古真实的前辈,杨俊该有的礼数,还是没有落下的。
“刚才我这话,不是说的已经,十分清楚了吗?”
“你只需要,找到老夫的本尊,那么老夫便是,可以指点你一二。”
“我能够感觉出来,你身体之上的气息,有着昆仑那些老东西的修真味道。”
“老夫并不打算为难于你,这一层主讲的便是虚无,就看你能不能,在这虚无之中,找到那一丝天机了。”
杨俊一听这话,瞬间便是顿悟了,难怪在他进入之前,感觉这里一片虚无,什么都未曾遇见。
现在看来这第七层,真正的神秘力量,便是虚无之力。
而这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者,应该便是这一层,真正的守塔之人了。
“前辈,既然如此,那么晚辈,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了。”
并非是杨俊夸下海口,而是在杨俊看来,这一切都是有根有据。
所谓的虚无,也仅仅只不过是,在空间之力上方,又增加了一些独到的力量。
而杨俊对于窥天秘法,更是十分的熟悉。
所以杨俊打算,利用窥天秘法,来窥探这一缕天机?
只不过是让杨俊,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利用自己的天眼之力,打算动用窥天秘法的时候。
突然感觉自己的天眼,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封印了。
“小娃娃,不要认为我不知道,你身怀仙族之眼。”
“你的天眼在我这里,是起不到丝毫作用的。”
“你还是先想想,看一看能否利用其他的方法,来窥探到老夫的本尊吧。”
“哈哈哈哈。”
杨俊也感觉十分无奈,不过他必须要认清现实,虽然他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隔绝了他天眼的使用。
但是他却知道,天眼不能动用,他的力量就等于是,衰减了许多。
此时的杨俊,还打算将幻灵唤醒,并且想要让幻灵,帮他感应那老者,所在的位置。
只可惜无论他,如何去召唤幻灵,都没有丝毫的响动,甚至都没有一分,想要搭理杨俊的想法。
在知道幻灵,并不打算帮助他的时候,杨俊只能动用自己的头脑,看一看能否感应得了。
那老者身居第七层,也算得上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一定是极难对付。
更何况就连凤清儿,对于第七层的存在,都是相当的忌惮。
由此可见,这老者应该并非是寻常之人,再加上杨俊,也不能太过于依赖幻灵,对于他的帮助。
毕竟修行一途,靠的就是自身的悟性,越遇到困难,越容易激发,他身体中的潜能,对于自身就越有好处。
杨俊何等聪明,随后便是再度,闭上了自己的双眼。
他现在仿佛窥探到了,这一方空间最为玄妙,便是虚无,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所谓的虚无,就是那老者真正存在之所。
杨俊无法动用天眼,那他就只能动用,先天八卦进行推演,先天八卦,讲究的是阴阳相合,阴为暗阳为明。
也就可以说,阴应该就属于虚无,而阳就应该属于客观存在。
一联想到这里,杨俊瞬间就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的明白了过来,难不成这虚无,便是按照阴阳太极所排列?
一切事情的真相,以及他所要探听的本身,难道就隐藏在这,无穷无尽的虚无之中?
如果一切,真的按照先天八卦所排列的,那么杨俊就应该,能找到那老者,现在具体的位置。
手掌阴阳,杨俊按照八卦定位,这老者应该就在,那阴阳相交之处。
“找到你了。”
杨俊手掌一抬,对着身前不远处,直接用力的就抓了过去。
但也就在此时,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直接与杨俊的手掌,硬生生的触碰到了一处。
砰的一声巨响。
一道身影,便是从杨俊面前显露而出,狼狈的倒退了,将近百步开外,方才稳住自己的身形。
“好敏锐的直觉,你这小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老夫的这道手段,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却不曾想最终却栽在了,你这小子的手中。”
杨俊听到后,自然也是微微一笑,面前这老者确实很强,而且还能封印,自己的天眼之力。
这等强者,杨俊在整个修行途中,都是很难遇见。
“前辈,强中自有强中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我想你应该也是明白的。”
“不得不说,你果然是阴阳五行,太极高手啊。”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生,两仪相合。”
“看似虚无却是,盈满则亏。”
“这一切果然是,大才之中的大和呀。”
“晚辈不才,在此自然是,敬畏的五体投地。”
杨俊可并非,是在此处拍马屁,而是真正的学到了东西。
真正的有就是无,真正的无就是有此,乃是暗合天地两仪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