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道熔炉的余温尚未散尽时,虚空突然裂开一道翡翠般的缝隙。从中涌出的不是炽热熔岩,而是清冽如秋水的流光,这些流光在虚空之中自然汇聚成一片波光粼粼的池水。池面如镜,映照出的却不是倒影,而是每个修行者道心最本真的模样。
\"洗心池现,万灵归真。\"池水中浮起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持青玉葫芦,葫芦口飘出令人心神宁静的清香。
池映本心
当第一缕池水触及刘镇东的衣袂时,他震惊地发现自己的太极道心在池中显露出最原始的状态——不是如今圆满的阴阳相济,而是当年在青云门后山,那个对大道充满向往却又懵懂无知的扫地杂役的纯粹初心。
更令人心惊的是其他修行者的变化:
- 凌云子的剑心在池中褪去\"剑圣\"光环,变回那个为守护村庄而握起木剑的倔强少年
- 妙音仙子的琴魂消散了\"乐仙\"荣光,露出第一次听见山泉叮咚时,那份最纯粹的感动
- 梅修与竹音师的情缘洗尽岁月铅华,回归初遇时那句结结巴巴的\"姑娘如何称呼\"背后的悸动
守拙老人望着池中自己年少时拜师学艺的笨拙模样,不禁老泪纵横:\"千年修行,险些忘了来路。\"
涤尘之痛
池水开始涤荡道心中的杂质:
- 凌云子发现自己的剑道中,不知何时掺杂了对\"天下第一剑\"的虚名执着
- 妙音仙子惊觉琴音里,悄悄混入了对\"流芳百世\"的功利渴望
- 最刺痛的是,梅修与竹音师在池照下,看见情缘中潜藏着对\"神仙眷侣\"美名的贪恋
\"此水...在洗去我们的伪装。\"玉瑶仙子指尖轻触池面,九霄环佩琴在涟漪中变回最初那具桐木素琴。
阿土的扫帚在池水中焕发新芽,少年望着池中自己最本真的模样——那个在山野间自由奔跑的赤子,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
净心之悟
当道心杂质被洗净时,洗心池突然升起七朵青莲。每朵莲花都蕴含着大道的本源真谛:
刘镇东走近最高那朵莲花,花心浮现太极本源——不是他苦修而成的圆满道境,而是天地未分时最原始的\"动静之机\"。受此启发,他的太极道心开始蜕变,既保持如今的圆融,又重拾初心的纯粹。
其他修行者也各有所得:
- 凌云子在莲中看见\"守护\"才是剑道真意,创出返璞归真的\"初心剑诀\"
- 妙音仙子悟得\"共鸣\"方为音律本源,谱就直指本心的《天籁曲》
- 梅修与竹音师更在并蒂莲中证得\"真心\"超越一切形式,情缘愈发坚韧
心魔反扑
然而当众人道心愈发纯净时,被洗去的杂质在池底凝聚成\"心魔阴影\"。这些阴影化作实体,开始反扑:
最可怕的是,每个心魔都精准针对修行者最深的恐惧:
- 凌云子的心魔幻化成他无力守护的至亲
- 妙音仙子的心魔变作琴音无法抚慰的亡魂
- 梅修与竹音师的心魔更演绎出生离死别的惨剧
\"纯净之道...需经心魔考验。\"持葫老者将葫芦倒转,池水分为清浊两界。
破魔见真
危急时刻,刘镇东做出一件令心魔溃散的举动。他不仅不抵抗心魔,反而将最纯净的道心主动融入阴影:
\"魔由心生,心净则魔消。\"
受此启发,万界修行者各展其能:
- 凌云子以守护剑意净化恐惧,剑心更添慈悲
- 妙音仙子用抚慰琴音超度亡魂,琴魂愈显空灵
- 梅修与竹音师以永恒真情化解别离,情缘臻至不朽
当心魔尽数消散时,洗心池水突然沸腾,池底浮现一座白玉道台。
明心见性
道台上刻着太初道尊的悟道心得:
\"洗尽铅华方见真,明心见性始知道。\"
每个登上道台的修行者,都看见了自己道途的本来面目:
- 剑修的本真是守护而非杀伐
- 音修的本真是共鸣而非炫技
- 情修的本真是真心而非形式
刘镇东在道台中央,看见太极道心的终极形态——那是以初心为根,以阅历为干,以觉悟为果的\"成长之道\"。
品茗论道
持葫老者斟茶相待,茶香中蕴含大道真谛:
\"此茶名'初心',饮之可保本真不迷。\"
众人品茗间,道境自然提升:
- 凌云子的剑心沉淀如古井
- 妙音仙子的琴魂澄澈似秋空
- 梅修与竹音师的情缘温润如玉
最妙的是,品茶后众人道心中都生出一株\"初心苗\",此苗能随时提醒修行者不忘本真。
新征程
当洗心池渐渐消散时,虚空浮现新的星路。星路尽头,隐约可见一座比洗心池更神秘的\"问道天梯\"。
持葫老者化作青烟消散,留下箴言:
\"心已洗,道待问。天梯九万阶,阶阶验真心。\"
刘镇东与玉瑶仙子相视一笑,携手踏上新的征程。他们的道心在经过洗礼后,既保持最初的纯粹,又蕴含岁月的沉淀。
但就在星路光芒最盛时,刘镇东怀中的初心苗突然颤抖——天梯方向,传来令人不安的道韵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