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临轩而望。

章越在自家水榭里赏鱼,这水榭亭台修了差不多一万贯。

章越素来为官清廉,但修亭台赏玩,倒也不是常事,不过身在官场久了,也不能长久格格不入。

人生在世每登一个台阶,看到也是不同的境界,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物。

这些水榭亭台后世逛公园时,觉得不过如此。但是搬进自家府上的庭院却是不一般的感觉。

闲暇时,在此坐一坐,无人打扰。

难怪人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而到了这个位置,难免有看芸芸众生如看蝼蚁一般心思,这也是章越时常警惕的。

现在章越看着鱼儿戏水,倒也是略减朝堂上的烦心事。

不久彭经义和他的儿子彭宽远入内。

章越见了当即招手。彭经义三个儿子,唯独彭宽远可以造就,之前入了太学,但也止步于下舍。

今日彭经义带来彭宽远来见自己。

有句话是天才只是来见我的门槛。到了章越眼里天下英雄真得如过江之鲫那么多。

而这些年彭经义一直很有分寸,没有因孩子的事劳动过章越。

今日既是为彭宽远开了口,章越便见一见。

彭宽远见了章越可谓是战战兢兢,章越问了对方几句话,见能说到点子上,便赞许点点头。

等彭宽远走后,章越道:“五郎乃可造就之才,你就放下心吧。”

彭经义大喜,长长一揖。

章越笑了笑道:“能帮我自是会帮,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俊才,但缺的是俊才又忠实可靠的人。都道不任人唯亲,难道我还任人为疏不成。”

说到这里,章越叹息。

“可惜四郎不懂得这个道理。”

同样昔年朋友彭经义与黄好义二人便相差悬殊。

下属与朋友是不同的,朋友讲得是平起平坐,但下属要讲得是分寸感。

身居高位者可以与下僚开玩笑,甚至有些场合二人亲密得好似朋友般。

但下僚不能真以为人家当你是朋友。

所以必须时时刻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黄好义便是这般,但看见好朋友身居高位,自己要仰人鼻息,心底那点会不平衡。虽说没有异样,但心底那别扭之意,章越如何看不出。

前一次为他二子恳求章越入交引监为吏,但章越听说此子风评不好,便拒之门外。

黄四说了句牢骚话,当即便被章越打发去陈州办差,至少要个一年半载。

“司空,黄四去陈州回来,可要小人再点拨他一二。”

章越想到这里,微微一笑,继续看着池中游鱼。

“不必了,人难有自知之明。”

“交引监那地方捞钱太易,三年前,区区一名卑吏便在短短三年内贪墨了五万余贯。”

“回头还是给他家二郎在府外安排个闲散差事。”

彭经义点点头道:“是。”

顿了顿彭经义道:“老爷,王厚来了书信,言已通过西州回鹘联络上了阻卜诸部。”

王厚将信递给章越,章越展信大喜。

这就是攻取甘州肃州后,打通河西走廊的好处。

章越展信一看,果真‘阻卜’各部苦辽久矣。

章越对彭经义道:“让王厚继续以棉衣盐铁之利拉拢阻卜各部!”

联络女真反辽,那真是远在天边,但不过是一步闲棋,但真正有用的则是阻卜。

章越记得正是元佑年间,草原上的阻卜各部爆发了对辽国最大起义,持续了整整八年,令辽国元气大伤。

而今时日渐渐近了。

这也是他为何答允与辽国暂时议和的缘故,不过朝中的蔡确,吕惠卿,章惇等人表示反对议和。

蔡确更是直言,章越是行霸王沽名之事,日后必有后悔之日。

章越听了这话差点想重新发动乌台诗案,将蔡确贬去岭南。但事实上不仅是蔡确,自己章党内部也有人颇有微辞。

章党党羽已非当日可言,似韩忠彦,蔡京,蔡卞如今都是手握重权的人物。

他们虽说对章越还保持着恭敬,譬如蔡卞每次抵达章越府上,都要让马车停得远远地,然后亲自步行一段路到府上。

蔡京每次拜会章越都是恭恭敬敬的,而且随叫随到,但转身出了章越的大门,都是如群星捧月一般,前呼后拥地浩浩荡荡离去。

韩忠彦,蔡京,蔡卞,还有同在相位的黄履,沈括都是支持或鼓动章越灭党项的。

章越心道,既都是一路诸侯,自己若阻住了手下人上进的路,也是不好。

……

元佑二年,大宋仍是全面向四方开拓进取。

神宗时,章惇往西南方向拓边,比如已取辰州的南北江地区。

谢景温取诚州。

熊本取南平军。

这都是神宗时开疆拓土的成就,但都被元佑党人给一笔带过了。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元佑初时,除了要对党项妥协,同时也要放弃熙宁在西南开拓进取的成果。

宋朝息事宁人的退让并未换得当地人的支持。

而新的元佑二年,随着章惇,章直,王厚的大胜,国内经济制度重新确立,元丰变法的继续,大宋正国力蒸蒸日上。

在新收取定难三州上,章越又废银州而改为银川城,全力经营横山。

同时元佑二年年末,辽国因变法失败,又爆发大饥。

见高丽已有蠢蠢欲动之意,辽国也被迫免除与高丽的岁贡,以求全力南面制宋。

同时宋朝也派出使节绕过高丽,通过倭国绕道与女真联络。

元佑二年,十一月。

郊祀大典。

残月挂在天边。

无数火燎下,见得大庆殿前的广庭已肃立如林。导驾官身披玄端礼服,手持金节立于丹墀两侧。

百官鸦雀无声,袍袖间露出的指尖冻得发青,目光钉在紧闭的殿门上,半个月前左相章越刚在都堂签定对辽议和国书。期间宋辽并未停歇,两家都是边打边谈。

此刻大庆殿前空气中仿佛还滞留着烛火燃尽的焦味。

此刻宫漏滴答声中,远处传来内侍尖利的唱驾声传来。

天子赵煦的步辇自宣德门缓缓而出。他踩着伏地宦官的脊背踏进玉辂车,风卷起御道积雪,玄色仪仗旗猎猎翻飞。

玉辂行至景灵宫,皇帝在漫天渐起的雪沫中行三献礼。

燎炉里新焚的香樟木索然青烟袅袅而腾。

礼官诵祝文的声调言道:“……恭惟昊天,眷命有宋……扫清四夷。”

供奉在神座前的党项降表随风哗哗地翻动。

御驾转赴太庙时,东方天际已透出蟹壳青,太祝刚捧出太祖佩剑时,殿外突然传来瓦当坠地的碎裂声,大雪开始倾覆而下。

仪仗在暴雪中挪至朱雀门,卫卒铁甲上积雪盈寸,融化的雪水顺着甲叶流下。

见此一幕,天子顾语道:“雪兆丰年,这雪是好事,但就是不及时。”

章越则道:“风雪愈大愈见陛下诚心。”

天子点点头道:“这是朕登基后第一次主持大典,但盼能一切顺利。”

……

朔风怒号,大雪翻飞。

至太庙时,雪势愈加猛烈,及至二更天仍未休止。

天子遣御药院官阎守勤、阎安中至章越斋房传讯。阎守勤叩问道:“陛下问询司空:雪若不停,明日仍此风雪交加之状,则郊祀大礼,当何以行之于郊外”

章越目光穿透窗外的雪幕道:“郊祀大礼在后日!天道循环,断无后日不晴之理!”

语气笃定,不容置疑。

阎守勤面带忧色:“只怕风雪太大,道路难行,仪仗亦难安稳.”

话音未落,章越已驳回:“雪大何惧自有沿途官吏、军民数万众清扫道路,绝无堵塞之理!纵有微雪扑面,亦无妨大体!”

“何况此雪如此之猛,断然不会持久!”

阎守勤看着窗外的大雪心道,真如左相所言,大雪会停止吗

章越神情肃然:“天子承天意而郊祀昊天,天必佑之,必放晴光!此乃人神之约,天命所归!”

“即便雪势更甚前日,郊亦必赴!此志不可夺!若登坛之路实在艰难,便移步端诚殿行望祭之礼,亦在郊祀之列。此乃古制,亦是不可更易之底线!”

见章越伸出食指敲了敲桌案,阎守勤知对方主意已定。

章越道:“诏书早已昭告天下,四海臣民翘首以待,天子一言九鼎,岂能畏风雪而半途而废成何体统!”

阎守勤被其气势所慑,低声禀道:“右相吕公着建言或可于大庆殿内行望祭之礼”

章越闻此,心知此必是吕公着动摇圣心之举,沉声道:“大庆殿望祭”

“决不可行!此议大谬!”

说完章越挥手示意阎守勤复命,言语毫无转圜余地:“你便这般复奏陛下:郊祀之事,当遵前言古制,风雨无阻!吕公着之议,断不可纳!”

阎守勤言毕退出章越的斋室。

章越目光如电般扫过室内,对一旁彭经义吩咐道:“立即集约宰执到我斋室商议!”

章越心道,吕公着既是私下与天子建言,那我便反客为主。

……

朔风不减,雪势如泼。

未过许久,吕公着等执政重臣相继踏入章越的斋房。

吕公着甫一入门,但见同侪大半已至,心底骤然一紧。抬眼望去,上首的章越一身深紫公服,正负手立于窗前。

庭燎橘红的火光下沉沉夜雪,章越面容上光影明灭,威严凝重,如山岳峙立。

众人默然落座,唯闻窗外风雪厉啸。

席间静默如渊,炭火噼啪之声清晰可闻。

半晌,吕公着打破沉寂道:“若此风雪不息,迁于大庆殿行望祭之礼,或可斟酌”

尚书左丞黄履立即接口,语带锋芒:“左相之言,言犹在耳!岂可朝令夕改且天意循环,断无后日不晴之理!”

他目光扫过众人,“若贸然移驾大庆殿,届时天公作美,朗日当空,我等置祖宗郊祀之制于何地置陛下于何地”

章越缓缓转过身,语气笃定地道:“陛下既有此虑,实乃体恤臣下艰难。如此,当谋于庙堂,决于公议。”

言毕,他径自走向案牍,亲自执笔写下奏章。两府大臣依次近前,或干脆或迟疑地提笔签押。

烛影雪声下,吕公着面色阴晴不定,他见大多数官员都站在章越一边,终是落笔签下了花押。

墨迹既干,奏章火漆封缄,即刻送入禁中。

不消一刻,阎守勤疾步入内,面有喜色,对章越躬身道:“陛下览疏,龙颜甚悦!言道:‘临此风雨飘摇之大事,宰执同心,谋而后断,当如是矣!’”

众相闻言,告退而出,风雪夜中的斋室重归静谧。

……

子时刚过,那肆虐奔腾的大雪,竟于无声处骤然收束。

天地间唯余一片皎洁肃杀。

五更鼓动。

天子于太庙依序行朝享九庙大典。章越、吕公着身着衮冕,手持玉笏,身为礼仪使,在幽深庙堂的香火明暗中,肃穆地引导天子至罍洗之位,行沃盥之礼。

彼时,一轮圆月,赫然悬于流云之上,银霜遍洒太庙重檐。

天子抬眸,凝视那破开阴霾的清辉,欣然地道:“月色皎然,此大吉之兆!”

见此一幕,章越垂手侍立,神色恭谨,未发一言。

众人皆知,章越不愿居功,将天意的转折尽归于天子之诚。

章越抬头望向明月,想到年少时在章氏族学时与师兄一起抄书,同见这样的明月。

彼时他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即便不是在努力的目标上。

正如追逐月光的人,终也被月华照亮。

复引天子至罍洗。

天子再次抬首,月光如故。

他声音微扬,透着几许少年天子见天象大吉的欢喜与释然道:“看,月华愈发明耀了!”

章越这才肃容躬身,沉稳应道:“陛下亲奉昊天之祭,孝感神明,天心岂有不眷佑晴霁之理”

章越仍是将天公放晴推给天子心诚,丝毫不言自己的功劳。

天子缓缓点头,吕公着神色一黯。

待到天子跪拜于神宗皇帝神位之前,高举奠瓒,深躬奉祭之时,泪珠忽然自天子眼眶滚落。

太庙的空气瞬间凝滞,唯闻天子竭力压抑却清晰可辨的啜泣。

先帝音容如在眼前,其开创熙宁新法、锐意进取之志犹在耳畔,大臣们无不动容,纷纷以袖掩面垂体。

天子哽咽难言,伸手紧紧握住章越扶持的手臂道:“非章卿鼎力持危扶倾,朕今日……有何颜面,觐见先帝于太庙!”

章越亦是眼含热泪道:“臣……惶恐,不敢居功。”

顿了顿章越道:“先帝之志依然未竞,臣还望陛下与百官继续勉之!”

说到这里,章越深深一拜。

天子徐徐点头,正色道:“如章卿所言,周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周成王能嗣文武之道。”

“朕承先帝之志……恩泽四方!”

待到天子复入神宗神室敬献酌酒时,那压抑已久的悲声终是化为放声痛哭。

月光裹挟着对生父未竟宏图的追悔与此刻天心眷顾的感恩。

此刻天子的哭声在庄严肃穆的太庙深处回荡,在场不少双鬓霜白的老臣,都不由得为之泪落沾襟。

……

郊祀大典,皇帝为感通上天,特撤常膳,以素心祈请天晴。

祭祀当日黎明,皇帝自太庙斋宫虔诚移步,登玉辇前往青城。

行前阴霾已散,云开处偶见天光。

待驾至青城,黄昏时分竟见天清日朗,霞光遍洒郊原。五使巡视仪仗至玉津园,但见夕阳映照原野,百官莫不欣然庆贺。

“此乃是天意昭昭!”

黄履忍不住与章越言语道。

章越面露笑意。

次日四鼓,随驾群臣齐赴郊坛幕次静候。

天子乘舆方抵大次,未及歇息,众臣即恭请行礼于帘外。

礼官遂导引皇帝至小次,复登祭坛,郑重献上奠币。

继而导至罍洗处盥手敬心,再次肃然登坛,向天神行酌献之礼。

此时却见整个天际澄澈如洗,星辉璀璨生辉,纤云不生。

皇帝数度瞻仰赞叹:“真是星汉灿烂!”

及至小次前,更特谕章越道:“此乃朕诚心敬畏所至,终是感格上苍,示以嘉应!”

天子语气间,既有对上天的敬畏,亦显对章越治国功劳之默契认同。

亚献官登坛之际,执礼官奏请皇帝于小次内稍歇,然皇帝心系至诚,竟辞而不受,始终正身东向,肃立全程,其虔敬恪恭之态,为群臣表率,亦示君臣一体、共襄大礼之心。

群臣见天子虽年轻,但此番诚意足见至诚。

礼既成,至望燎礼毕,章越敬奏礼成,方导引皇帝返还大次。

依礼,仪礼使当立于帘外待解严后方告退。然皇帝思虑周全,念及章越,对总领扈从内侍阎守勤吩咐道:“卿当护章越安然出地门,恐马军至,不便行也。”

此等逾格眷顾,群臣皆谓天子体恤勋臣,实是君臣相得厚恩之典。

五更时分,两府宰执共至端诚殿,齐向皇帝称贺大礼圆满。拂晓之际,皇帝方登辇还宫。

稍后,皇帝升宣德门楼,宣敕大赦天下,君臣共庆,彰显上承天意、下安黎庶之盛。

方结束这一场盛大的郊祭之典。

……

通过这一次郊祭,倒也显得君臣同心,不过十三岁的少年天子在郊祭中表现出的那等少年老成,这等君臣同心态度,事天执礼之诚,令群臣感到这位未来天子贤明可期。

“拜见司空!”

章越车驾停下,看到是遂宁郡王侯在道旁,恭恭敬敬地行礼。

作为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宋徽宗,章越对他心底并无好感。

事实上论帝王治术,宋徽宗办得还可以,以他在位前二十年而论,倒也可称得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上的女真太过于逆天,辽比宋强都挡不住。

按照大历史观论,不要将王朝兴亡,大多归于帝王将相念头转折。

但章越依旧对此人没有好感。

“车驾坏了”章越问道。

遂宁郡王苦笑道:“是这般。”

“寻匹马给遂宁郡王。”说完章越便放下垂帘。

“多谢司空。”遂宁郡王见章越没邀自己同乘也不敢有任何异议和不满。

彭经义在章越车驾低声禀告道:“听说数日前,遂宁郡王费钱三千贯钱从市集买了司空一幅墨宝。”

章越听了彭经义之言微微一哂,遂宁郡王倒会在此上费工夫。

章越笔墨平日都是让人阅后即焚,平日撰文予人自己极少动笔都是让幕僚代笔,就是免得人买走或作巴结贿赂之用,但还是有少数字迹流至市面上,结果都卖出天价。

遂宁郡王在此炒作……此间用意……不好好将心思放在正途上。

有句话是马屁拍在马腿上,说得就是这个。

……

“启禀太后,为祖宗江山社稷万年计,臣等奏请,陛下大婚之事宜早作绸缪!”

章越在众臣簇拥下,神色端凝,郑重其事地向垂帘后的向太后禀明此议。

帘内沉默片刻。天子正值少年,闻及自身婚事,显见几分局促。

向太后徐徐道:“官家尚在冲龄,操办大婚是否急迫了些”她的声音透过纱帘传来,带着一丝考量,“况且,究竟择定何等人家女子为后,亦须慎之又慎。”

章越深知,大婚意味着天子成年,随之而来的便是亲政之期临近而这,恰恰是掌有实权后不愿过早放手的关键。他早有应对,当即回奏:“臣谨奏,可于天下名门世家之中,择品行端淑、温良贤惠之女子数十人,先行迎入宫中。仰赖太后悉心教导其宫闱礼仪、妇德懿范,再从容择一堪居中宫者,母仪天下。”

这番话,可谓正中向太后下怀。既全了她为皇帝择媳选后的“教导”之权,亦延缓了天子亲政的实际进程。

向太后闻言,显然十分满意这个周到稳妥的安排,当即允准:“善。就依卿家所奏行事。”

历史上天子的皇后是孟皇后,对方是高太后所指,但天子很不喜欢。

高太后死后,宫里酿成了巫蛊事件,直接导致孟皇后被废。孟皇后也是可怜人,旧党势大她是皇后或太后,一旦新党执政她便被废除。

她两度立为皇后或太后,又两度被废。

甚至靖康之时,准备将孟皇后第三次复立,但金兵在此时攻破了汴京,导致她没有被复立。

结果六宫有位号者的嫔妃无一幸免都随徽、钦二帝北迁,但孟皇后因没有名号幸运的逃过一劫。

到了高宗一朝孟皇后又再度复立为太后,最后得以善终。

而今章越让你向太后选,没有高太后插一脚,但盼天子能从中择一良配,至少顺从自己心意。

至少……章越念起遂宁郡王的面孔,日后大宋江山断不能交到此人手上。

天子择后之事当然入了很多官员耳里,大宋选后多择世家女子,这与明朝从民间选没有背景女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所以宋朝的皇权运作,常见到后宫妇人的动作。

当然也不是说,明朝那等文官阶层确立太子的制度就好了。

但身为宰相,为了自身集团争取利益并扩大权力,也是天然之事。

权力从来都是争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不过选皇后这等事,章越就没有搀和一脚了。至于是不是历史上孟皇后,章越并不关心。

但向皇后和高太后都是眼光毒辣的人,论识人,特别是女人,她们不会有错的。至少不会在此事上害了天子,故意选一个歹毒的妇人正位中宫的。

……

元佑二年末的寒夜,安州贬所内。

烛火在穿堂北风中明灭不定。

在斑驳的土墙上投下蔡确枯瘦的背影。

蔡确独坐案前,面前摊开的是邸报。邸报上宋、辽、夏三国盟约达成,边陲罢兵,岁币如旧的字眼清晰可见。

还有些许誊抄的奏疏副本,正是朝中旧党这两年陆续弹劾他在当年神宗时掀起乌台诗案,太学虞蕃案等旧罪。

“乌台诗案罗织陷害”

“太学虞蕃案株连无辜”

“助先帝新法苛酷虐民”

他一个致仕宰相,可朝中旧党始终不给他留一条路走,对他忌惮甚深,生怕他东山再起。

蔡确蓦地冷笑出声。

“章度之……不可畏辽如虎!”语罢竟生生掰下寸许金饰。

“北虏疲敝,天赐不取!愿丞相挥师复燕云——勿忘先帝雪耻之志!”

蔡确绝笔信上最后一笔力透绢背。

待侍从破门而入,只见蔡确伏案气绝。

案头《熙宁新法条例》散落在地,这是当年蔡确曾写给先帝的建言献策,上面还有不少先帝的批准和建议。

这一番君臣相得,几十年过去了,哪怕是临终之时也没有忘记。

一旁还有一卷文册上面写着“蔡确、章越同校”墨迹。

书卷摊放了一桌。

炭盆里还有留有不少纸张灰烬,不知是多少朝中辛密。

此刻窗外大雪压折枯枝。

……

元佑二年年末,马上迎来正月大朝会,这个时节对大宋而言是万邦来朝。

大宋如今疆土已辐射至西北,现在西洲回鹘来已是稳定的一年一贡,其实西洲回鹘早已入了黑汗王朝,不过他们仍以西洲回鹘的名义入贡,宋朝知道此事也不揭破,双方继续以甥舅关系相处。

不过这时候黑汗王朝已是衰弱,其西面已被塞柱尔帝国吞并,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走势日后将被耶律大石的西辽吞并。

此外还有西域诸小国都是第一次来朝。

而这一次来朝还有的还有阻卜中拔思巴部和汪古部。

得知阻卜中拔思巴部和汪古部抵达,宋朝礼部又惊又喜,同时也犯了老大的难处。

接待时还闹了一个大笑话。

两使在礼部尚书苏辙的陪同之下,同往都堂拜见章越。

都堂本是宰相议事处,今另辟一厅用以会见外邦使臣。

会见厅中,礼部郎中秦观和张康国正拜服在章越弥漫前。

秦观道:“相……相公容禀!这……两位阻卜使节抵达,下官等依照旧例,安排至靺鞨馆舍下榻……不想……不想竟犯了大错!”

张康国异道:“我辈方寸大乱后才查证清楚。突厥人称室韦为‘鞑靼’,意指外人,乃鄙称!两部对此讳莫如深,万万不可称呼!‘阻卜’亦非他们自称,乃是辽国笼统所指……唉,以往我朝疆域未及北疆,所知甚少,错以为‘鞑靼’是靺鞨遗种,大谬矣!”

鞑靼不是部族自称。同样阻卜也不是自称。

无论是鞑靼和阻卜从未形成一个成建制的部落联盟,各部族都有各自自称,并不认可他们是鞑靼和阻卜的一份子。只有自称才有意识形态的认可。

章越端坐上首,品了口茶道:“疆域既拓,认知需新。既知错漏,善后便是。沟通清晰,方显尊重。”

秦观,张康国二人都是躬身称是。

不久礼部尚书苏辙引阻卜两使拜见章越。

章越向两位使节语气礼貌不失疏远地道:“两位远道而来,跋涉千里入汴京朝贡,一路辛苦。不知二位所代表部落,如何自称”

礼部官员将章越的话译成回鹘语。

拔思巴部使节以手抚胸行礼,声音洪亮地道:“尊贵的大宋宰相,我部乃拔思巴部,来自西方辽阔之地!愿献上肥壮的牛羊、成群的骏马、珍贵的皮毛,以表归顺天朝之心!”

说完递上礼单。

章越看了眼拔思巴部使节所上礼单,顿时神色大悦,一改方才疏远的态度,面露春风地道:“甚好,本相代我大宋天子收下尔部的善意。”

拔思巴部使节见此心道,这大宋宰相也是无利不起早之人。

汪古部使节紧随其后行礼,言辞谦恭地道:“大宰相在上,汪古部仰慕中原风华,特献上良驹百匹、上好皮料千张!”

说礼部官员亦递上礼单。

章越看了态度更好了,微露笑意道:“礼单丰厚,诚意可见。”

汪古部使节没有太多心思,见章越称赞,当即喜形于色。

章越看二人脸色心道,真当本相贪图你这点财物。

正所谓我可以不收,但你不可不送。

到人家家里做客也不能两手空空嘛,送这么多礼物足见你两部诚意了,看来确实是苦辽久矣。

说到这里,章越目光深远地道:“如今本朝已拓至西域,与尔部疆土接壤,日后往来将频。贵部子弟,可愿入我汴京太学读书习我华章礼法,识我中国文字。”

翻译转述后。

拔思巴部使节眼神一亮,复而对章越道:“宰相厚意!此事甚好,我定将相告吾主!子弟习学天朝文化,荣耀之至!”

汪古部使节则面露一丝疑惑,谨慎问道:“感谢宰相美意。只是……这入京学子……”

章越心道,本相好意,你竟以为我要你部纳质。

不过章越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意,意味深长地道:非为束缚,乃通友好,开眼界。择才而教,互通有无。”

两使一并起身躬身称是。

其实室韦与契丹同源同种,不过按照大兴安岭东西而划分,都是出自东胡鲜卑。

之前宋朝礼部官员们,都认为当时鞑靼乃靺鞨之遗种,这就犯了大错了。

以往宋朝疆域最北只抵达白沟,礼部官员对高昌回鹘的了解只是全凭一百年前王延德所书的《使高昌记》。

对于草原上的阻卜了解,大约是九姓鞑靼。

契丹与室韦在族群关系上比女真近。

室韦与契丹好似堂兄弟,与女真则是表兄弟,宋朝大臣们又担心,既是室韦与契丹关系如此接近,是否会叛辽而附宋呢

事实上宋朝官员们又猜错,关系越近才越容易闹翻。

现在二使在章越细细谈论拔思巴部和汪古部的来历。

章越对眼下阻卜各部虽了解不清楚,但他有看过蒙古秘史,对成吉思汗统一的草原各部还是有了解的。

拔思巴部就是后来的乃蛮部,疆土极大,北至漠北与北阻卜往来,东面则与敌烈部接壤。

而汪古部被宋朝称作白鞑靼,就分布在阴山以北。

具体说来乃蛮部类似回鹘化的蒙古人,乃蛮部首领称作太阳汗,而拔思巴部因不恭顺辽国,之前被辽国下令女婿李秉常率党项骑兵教训过一次。

元末名将帖木儿族属乃蛮部。

而汪古部蒙古化的回鹘人,从白鞑靼的称谓可知,汪古部多是色白高目。

唐朝时黠戛斯灭了回鹘汗国后,并未建立制度,而是又返回了漠北。权力真空之下,室韦契丹这些原先回鹘的属部各自独立,但也保留了不少原先回鹘人以及回鹘生活习惯。

族群族群最要紧还是以生活习惯和语言划分,语言再进一步又以血缘的认同感划分。

当然在语言之上还有文字和信仰,法律。

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大范畴。

不过文字是大部族和帝国才有专利,章越通过询问得知乃蛮部已经有了文字(回鹘文)和法律(扎撒),而汪古部还没有。

通过这些外在的谈论,章越差不多已将乃蛮部和汪古部的文明层次有个差不多的判断,心有了以后不同打交道的办法。

现在辽国将阻卜分为西阻卜,北阻卜,西北阻卜和阻卜别部。

西阻卜已降辽,西北阻卜主要就是拔思巴部和汪古部。

西北阻卜的拔思巴部和汪古部使节抵达虽令章越高兴,但仍是美中不足,章越更期望见到北阻卜。

可惜大宋一直没有他们的音讯,现在通过这两个使节打探。

章越问道:“辽国西北路招讨司治下诸部,情势若何北阻卜之地,听闻有一强部,首领名……磨古斯”

拔思巴部使节知无不言地道:“宰相所言甚是!那克烈部,其王便是磨古斯!仗着辽人撑腰,号令漠北阻卜诸部。我拔思巴部与他们……哼,关系微妙。有时借兵,有时亦战。北阻卜之地,非只克烈,尚有蔑儿乞、札剌亦儿、耶睹刮(于都斤)等部。辽人设节度安抚,然彼等时降时叛,从不安分!”

章越恍然。

一旁礼部官员道:“相公!查到了!《使高昌记》所载‘达干于越王子部’,应当便是这克烈部无疑!‘屋地因’则为今之耶睹刮部,‘拽利王子部’应是札剌亦儿部,其驻牧之地,靠近辽国可敦城!”

章越看着了礼部官员们手忙脚乱翻书的样子,也是有所感慨。

苏辙道:“如今在辽国西北诏讨司治下,这也是唐朝漠北六府七州的建制。”

“辽国西北诏讨司下置阻卜诸部节度使,安抚漠北阻卜各部,这些年通过安插在辽国的细作得知,这些阻卜确实时叛时服。”

章越道:“故土遗失经年,重拾不易啊。然今日之得,便是他日之基。”

对于方才两部使者所述,章越想到。

北阻卜无疑是克烈部最为强大,现在克烈部的首领名叫磨古斯,历史上他有个孙子名叫王罕,章越看射雕英雄传时对此人有印象。

而历史上掀起阻卜九部反抗辽国的大起义之人,正是这位磨古斯。

而后人所知的蒙古部这时也已开始崭露头角。成吉思汗的祖先,孛儿只斤氏的始祖,孛端察儿大约在一百年见王延德出使高昌时,便有了记载,当时孛端察儿已收服了肯特山的兀良哈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时孛儿只斤氏已是蒙古贵姓,不过建制松散,到了成吉思汗祖父合不勒汗时,才有了乞颜部之称。合不勒汗打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金国,并被封为蒙兀国王。

如今北阻卜以克烈部最强,而耶睹刮部以及后来的蒙古部要么是依附于克烈部,要么是与克烈部的攻伐中处于下风。

辽国索性以克烈部来代指北阻卜,也就是整个漠北阻卜各部。

在熙宁二年时,北阻卜就发生一场大叛乱,耶律洪基让名臣耶律仁先为西北路诏讨使平定。

章越转向两位使节,正色道:“贵部既诚心归附,本相自当上奏天子。我朝将效大唐旧制,赐尔汗王封号,授都督、节度使之职!”

“许以互市……绸棉,盐铁之物,尔可去边市自购之!商队可出入甘州肃州与凉州之地。”

拔思巴部使节和汪古部使节闻言大喜,双双拜倒道:叩谢大宋皇帝陛下天恩!叩谢宰相恩典!”

礼部官员又是一阵翻书,最后将乃蛮部汗王封作瀚海都督,汪古部首领封为高阙州节度使,并赏赐了许多贡物。

两使将在正月大朝会上正式拜见天子。

章越心道策动阻卜反辽,就从此二部而始。

ps:明天还有一更。同样万字。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