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回来了。”院外传来乔安的喊声。
“安儿,你咋回来了?可是都种完了?”
乔婶抬头望去,就见儿子迈过门槛,风风火火地进了屋。
“嗯!所有活计都干完了,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乔安抓起桌上的大肚水壶,就往嘴里灌水。
“你爹他们呢!咋就你一个人?”
乔婶瞅了眼儿子的身后,却不见其他人的身影,不禁满面狐疑。
“东家和我爹他们下山去拉小鸡仔了。我便先回来了。”
乔安终于舍得放下水壶,如实说道。
“难怪呢!我说咋不见他们的身影,正好缸里的水要见底了,你帮娘去挑几担回来。”乔婶瞥了眼水缸,对儿子说道。
乔安是个孝子,即使有点累,不想动,依旧起身,挑着担子出了家门。
“哎呀!终于忙完了,如今只等收秋了。”
驴车上的陈长安,望着渐渐远去的山头,感叹道。
陈家旺也跟着点了点头,“是啊!没想到一忙就是这么久,也不知镇上那边咋样?我不在这段时期,小溪定然忙坏了。”
“能不忙吗?那可是三间铺子,也就弟妹厉害,若是换成我家你嫂子,哪有那本事,你小子有福气,娶了个好媳妇。”
虽然自家婆娘也不错,但终究不及堂弟媳妇那般聪慧,不然,也不至于被自己爹娘欺负多年,还不懂得反抗,如果换成是弟媳,谁也别想好过。
听到大堂哥的话,陈家旺不禁嘴角微扬,谦虚地说道:“不要这么说,我觉得嫂子就挺厉害,你瞧,第一次做买卖,就这般好,若是有朝一日,你给她开一间铺子,照样能打理的极好。”
心中暗道:那可是我媳妇,能不厉害吗?简直就是锦鲤转世,自从娶了她,日子过得那是一天比一天红火,用老人的话说,就叫旺夫命。
陈长安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开铺子?我这辈子是不敢想了,毕竟家里就那几亩田,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你嫂子摆摊也赚不了几个钱,指望攒够开铺子的银两,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
他深知自己和婆娘的头脑,远不及堂弟两口子灵活,开铺子的事于他而言更是一种奢望,压根想都不敢想。
“你可不要小瞧小买卖,若是做好了,照样发家致富,当初,我们家不也是从几文钱一斤的卤肉,做起嘛!才一点点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慢慢来,说不定哪天发现商机,就赚个盆满钵满呢!”
陈家旺轻声宽慰道,他从不小瞧任何一种小买卖。
听闻卤肉铺旁边那家店的掌柜,曾经还是个卖油郎呢!将多年攒下的全部积蓄,拿出来买了那间铺子,你看,如今做吃食生意,不也是风生水起吗?
“但愿借你吉言,如此一来,春生将来也能定门好亲事。”
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唯有他过得好了,孙辈才会跟着享福,几个女儿也能有个靠山,婆家若是想欺负,也得先掂量掂量。
他这辈子,没有本事让妻儿过上好日子,只愿几个女儿将来能找个通情达理的好婆家,千万别遇到像爹娘那般不明是非之人。
这一路,黑娃和乔叔几乎没有言语,主要是,实在插不上嘴,兄弟俩聊得热火朝天。
驴车晃晃悠悠,终于来到山脚下,此时正值晌午,家家户户都升起了袅袅炊烟,路上几乎没啥人,只有几个孩子在外面嬉戏打闹。时不时传来一阵开心的笑声。
“家旺,那我就先回去了,你要是有啥活,尽管知会一声,保证随叫随到。”
刚进村没多远,陈长安就从驴车上跳了下去。
“好,不过暂时应该是没啥事了,若是有需要,到时,一定找长安哥。”
不是陈家旺不肯留堂哥吃完饭再回,而是他不干,非要一同下山。
兄弟二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各奔东西。
“当家的,你咋回来了?可是山上那边忙完了?”
正在准备午饭的刘氏,看到突然出现的男人,还有些意外。
陈长安轻轻点了点头,“是啊!这回没啥事了,明日我便去田里瞧瞧,有没有大草,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刘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直犯嘀咕,这个男人啥时也学会心疼媳妇了,莫不是同那宠妻如命的小叔子待久了,受了感染。
以往他虽然顾家,却从不会说这般体贴的话,心中瞬间泛起一丝甜蜜。
这个榆木脑袋,终于开窍了,真是难得啊!早知如此,以前就应该让两人多接触。
随即调侃道:“今日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在山上吃了蜂蜜,嘴巴竟然这般甜。”
听闻此言,陈长安有些难为情地挠了挠头,“那个……谢谢你,这些年,不嫌弃我嘴笨没本事,还给我生了五个儿女。”
媳妇自打嫁给他以后,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还要受老娘和大嫂的气,越想越愧疚,自己这辈子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父母,唯独对不起陪他一起吃苦,生儿育女的妻子。
刘氏嘴角微扬,笑眯眯地说:“你虽笨嘴拙舌,但勤快能干,同你在一起过日子,很踏实,哪怕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也甘之如饴,因为你值得。”
恰在此时,春妮领着二妹妹挎着一个篮子,从外面走了进来,“爹娘,我们回来了。”
“是春妮春燕回来了呀!今日收获咋样?”
刘氏抬头看向出落得愈发好看的大女儿,难怪那个死老太婆背地里惦记,原来不知不觉中,她的宝贝闺女已经长大了。
“娘,您看我和二妹妹足足采了一篮木耳呢!若是晒干,怎么也能卖百八十文吧!”
原来今日家中无事,姐妹俩进山寻木耳去了,运气还不错,满载而归。
“是吗?我们春妮春燕可真厉害,你娘我每次去,皆是空手而归。”
刘氏满脸喜色,连忙将大女儿手中的篮子,接了过去。
得知两个女儿进山采了不少木耳,陈长安别提多欣慰了,也凑上前来。
“慧娘,要不,明日我们也随孩子们一起进山吧!人多力量大,相信定能寻到更多的木耳,到时,卖个好价钱。”
每年秋季,林子里的腐木上都会生出木耳来,但并非棵棵都有,也是靠运气的,有那比较幸运之人,一个秋天,就能赚好几两银子呢!
陈长安也想去碰一碰运气,若真能寻到,就换了银钱,给几个孩子每人添件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