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淌,一晃而过。
10月15日。
大樟树总部基地的2号种植园种植工作完成。
北境1号种植园种植工作完成,2号种植园开启建造。
西北张掖农牧基地畜牧业稳定发展,各类牲畜总量达到了1700头,每月可往其他分基地输送100头活牲畜,总计为斤。
这点供应量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依旧显得杯水车薪,供不应求。
总部基地肉制品相对充裕,月产肉量能够达到20万斤,将近是张掖农牧基地的10倍。
除了牛羊猪等牲畜,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周卫国负责的养殖,扩充了其他肉类品的来源渠道。
大樟树总部并不太适合畜牧业,主要都是丘陵地形,并且牧草很难供应。
主要发展的是家禽养殖业。
西北的畜牧业更依赖天然饲草资源,对土地面积要求更大,动物活动空间相对自由。
总部基地这边养殖的产品加工环节更深入。
养鸡场除了提供活禽,还会建立屠宰分割线,生产冷鲜鸡胸肉等肉制品。
大樟树总部基地之中。
在内城中也有养殖,不过规模较小。
主要还是集中在缓冲城的西南角,划分了三座山头数百亩面积,专门用于家禽养殖。
周卫国这两年大力发展土鸡,土鸡数量一度高达3万只,在这三座山头上,还有上万只肉兔,数千只鸭子,数百只鹅,以及猪500头。
甚至,周卫国在这三座山中央开挖了10口池塘,每口池塘不到半亩,精细化养鱼,鱼苗达到了1.5万尾鱼。
他采用不是那种粗放式的养鱼,而是采用的精养模式,鱼塘中的鱼密度较大。
这三座山实现了循环生态链,猪粪养蚯蚓、蚯蚓喂鸡、蚯蚓粪做生物饲料、饲料养鱼等开展循环养殖,产出的白香猪肉质营养高。
鸡出笼速度快,只需要90天便能够从一只小鸡仔长到5斤重,产肉量大。
相比较于末世前的肉鸡主流品种,如艾拔益加(AA )、罗斯308等,采用高蛋白饲料,42-45天即可出栏,45日龄体重可达2.8-3.2公斤。
大樟树养殖的山上走地鸡,虽然出笼速度慢了一倍达到了 90天,但是经常在山上狂奔,肉质更好,营养也更加丰富。
大樟树总部基地高达20万斤的肉制品产出。
其中70%的肉制品,14万斤专供给三级及以上人员,并且按照级别不同,每个月领取到的肉量份额不同。
包括西北那边产出的肉制品一大半都专供给三级以上人员。
共计 15万斤。
大樟树产出的剩余的百分之三十肉制品,加上西北的一万斤,共计 7万斤肉制品才会通过交易集市,释放给到普通居民。
截止到目前大樟树的三级及以上的人员数量已经突破了2万人。
每月这两万人瓜分 15万斤的肉制品。
而三级以下的居民有数十万,只能够一同瓜分 7万斤的肉。
从肉类供应量粗糙的比较看来,三级及三级以上的人员比三级以下人员的肉类供应量达到了50倍以上。
这便是为何大樟树所有人都想拼命往上爬,晋升等级的原因。
有些东西,只有级别达到了才能够享有。
.......
又过了半个月。
时间来到了11月。
总部基地的3号种植园建造完毕,并且移交给了农业部进行种植工作。
至此,总部基地的三个城外种植园都已经完成了:
1号城外种植园面积为2万亩,位于距离总部基地15公里之外的桥头乡,地势比较高,空间也相对较大。
2号城外种植园面积为5千亩,只有1号种植园的四分之一大小,但是距离总部基地相对比较近,只有十公里。
至于3号种植园建造面积为1.5万亩,距离大樟树总部基地稍微远一些,达到了17公里。
如今三个城外种植园已建造好,生产面积达到 4万亩,年粮食产量可以达到4.5万吨,预计可以养活18万人。
加上已经有的总部基地内,缓冲城、四座外城、内城的温室大棚,种植面积有 2.5万亩。
大樟树总部基地这边总生产面积就达到 6.5万亩,年粮食产量达到 7.8万吨,预计可以养活 30万人。
同步在11月初。
石油城的三座城外种植园也建造完毕。
加上缓冲城的种植面积,石油城的总种植面积达到了6万亩,年产量达到7.2万吨,预计可以养活27.5万人。
但由于石油城人口基数巨大,所以光是三座城外种植园还不够,预设还要建造两座城外种植园,并且同步在边缘城建造温室大棚,扩大种植面积。
早在一年前,缓冲城建造好,全面铺设温室大棚后,石油城的粮食自给率一度能够达到60%。
可由于最近一年来,外来幸存者人口海量涌入,石油城人口急剧蹿升,粮食自给率逐步下滑到只有40%。
大樟树总部基地。
李宇正在听着贺超进行汇报,旁边的二叔静静地坐在旁边,低着头一边看着报告一边听。
“首长,上个月涌入人口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值20万,截止到目前大樟树总人口达到了100万人!”
李宇皱了皱眉头,抬起头看了一眼二叔。
“100万人口?”
对于这个数字,他不太满意。
距离第三届高层会议已经过去了半年多,半年之前整个大樟树势力的人口都已经有将近六十万了。
六个月的时间,才上涨了40万人口。
而且后面这几个月丧尸都跑到了海洋,陆地丧尸极少,并且他们还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宣传。
等到几个月后,海雾来袭,再要吸引幸存者进入大樟树势力基地就会很难了。
也就是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8个月了。
在第三届高层会议中,他们制定了目标,要在三年内,将大樟树势力总人口从60万,扩张到 600万。
按照目前的速度,恐怕是一半的任务都完成不了。
李宇沉吟道:
“根据丧尸研究院与天灾研究院大模型研究,还有实地外出勘察队伍的统计。
他们是按照最极端的气候核冬天 病毒传播 极度饥荒来计算的,他们计算的方式比现在我们面临的危机还要更加恐怖。
可即便如此,根据数据大模型计算,最少还能够存活1%的人口,也就是至少还活着1400万人!甚至两三千万也有可能!”
李宇说着,叹息道:
“可是现在我们宣传了大半年了,国内大部分的地方都已经贴上标语,还用广播宣传等等方式,现在竟然才100万,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宣传工作还是要加强啊!”李宇最后给出指示。
“好的,首长。”
贺超赶紧记下李宇的指示,后面好与其他各个部门进行协作。
特别是宣传部门,让他们加强宣传大樟树的工作,尽量引入更多的幸存者进来。
李宇之所以这么着急,也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海雾与海洋中的丧尸狂潮要登陆陆地。
在这些威胁下,残存活下来的幸存者数量必然会再次缩减。
他想要在这一次灾难到来之前,尽量让这些人进入到大樟树势力存活下来。
以前的大樟树采用的策略是,偏安一隅,苟在山沟沟里面。
即便是石油城建立之后,他们依旧非常稳健保守。
对于外面的人死活,他们压根不关心。
极为谨慎地吸纳新的人口,在人口增长方面一直保持着极低的速度。
因为那个时候的大樟树势力,实力尚弱,自保都非常艰难了。
虽然说那个时候幸存者数量肯定比较多,如果那个时候用现在的宣传力度吸纳人口,人口的增长速度肯定很快。
但是.....
那个时候的大樟树压根承接不了这么多人口,
从武力方面,无法镇压住这么多人。
从粮食方面,无法养活这么多人。
从面积来看,也容不下这么多人。
盲目的扩张人口,定然会像早期的那些大型势力一样,迅速崩溃。
中医里面有一个词语叫做虚不受补,那个时候的大樟树就是如此。
底子薄,太虚弱了,一下子补太过了,反而容易出问题。
可如今不同,大樟树底子厚了,各种基础都已经打牢靠。
涌入大量的人口,只会让大樟树势力发展的更快!
何况现在还是发展的黄金期。
“你继续说。”李宇扭了扭脖子,看向贺超。
贺超继续汇报道:
“目前主要新增人口是来源于东方乐园、其次是石油城与大樟树总部基地。”
“100万人口中,石油城依旧是占据了大部分,达到了62万人口。
其次是总部基地这边,达到了20万人口。
东方乐园达到了10万,北境 6万人口,西北2万人。”
李宇听完各个分基地的人口数据,道:
“我记得没错的话,石油城上个月就是 61万人了吧,这个月才涨了一万人?”
贺超赶紧解释道:
“不是,石油城上个月也增加了5万人,与之前人口增长速度持平,不过上个月,石油城往总部基地这边迁入了两万人,往西北那边迁入了1万人。
还支援东方乐园的建造,迁入了5000名熟练的建造工人过去。”
李宇点了点头,这个战略还是他之前制定下来的。
石油城人口太多了,人口也太密集了。
之前一个石油城都占据了他们大樟树势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
现在虽然石油城还是大樟树势力之中占比最多的,但起码比例不会那么夸张。
石油城人口多主要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但粮食产量并不算多。
到现在还需要各个分基地输送粮食过去支援。
看到李宇不说话,贺超询问道:“那我继续说了哈?”
“嗯。”李宇用食指敲了敲桌面。
“刚才说的是上个月人口方面的增长变化,接下来是粮食产量方面。”
贺超低头看了一眼报告中的数据,念道:
“大樟树总种植面积达到了21.5万亩,年粮食产量达到了27.2万吨,可以养活102.25万人。”
“其中,总部基地这边三个城外种植园已经建造好,总部生产面积为 6.5万亩,年粮食产量7.8万吨,预计可以养活 30万人。
石油城那边三座城外种植园也建造完毕,总种植面积为 6万亩,年粮食产量达到了7.2万吨,预计可以养活 27.5万人。
“北境,已经修建好了两座超大型城外种植园,种植面积增长为6万亩,年粮食产量达到了8万吨,预计可以养活31万人。
北境那边主要都是种植粮食作物,而且精细化种植多年,土壤肥沃,产量相比较于石油城要高得多。
总部基地这边多样化种植,其中有不少面积都拿来种植非粮食作物,所以总部基地的主要粮食产量也不如北境。”
贺超针对北境的情况,还进行了详细介绍。
毕竟北境中的种植面积不是最高的,但是粮食产量却是整个大樟树势力最高的。
他把具体原因也一并说了出来。
“嗯。”李宇不置可否继续听着。
贺超见状继续汇报道:
“西北五个分基地,温室大棚大棚面积为3万亩,年粮食产量 3.6万吨,以及可以养活13.75万人。”
他停顿片刻后说道:
“从目前来看,虽然咱们的种植面积在这半年中得到了巨大提升,从原本的10万亩翻倍到现在20多万亩,可是人口也增长了四十万!”
“粮食压力依旧存在,目前只能够保持在供应与粮食需求平衡的状态。”
“不过,随着边缘城围墙即将完工,边缘城内的温室大棚建造以及新的城外种植园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也在不断扩大。”
“预计下个月,会新增至少 5万亩种植面积,到时候可以多养活 20多万人。”
........
又是粮食压力。
李宇在最近几年,听到这四个字的频率太高了。
特别是开启了对外大宣传,人口数量开始以跳跃式增长后。
这四个字一直都出现在他耳边。
最近几年,大樟树势力的温室大棚面积疯狂增加。
哪怕是8个月之前拿下来的西北,同样第一时间投入建造温室大棚,迅速转换变成可以产粮的地方。
总部基地这边就更是,从一开始的内城温室大棚,再到四个外城,再到缓冲城,再到边缘城与三个城外种植园。
除了东方乐园之外,其他任何一个基地内,无论内外主次城,都能够看到温室大棚的影子。
甚至远在西北的五原山等地都是如此。
可见,大樟树对于粮食有多么看重与投入。
但投入这么多,也就堪堪与人口增长相互抵消。
并没有太多盈余的粮食。
“储粮呢?还有多少?”李宇问道。
大樟树这么多年,产出的粮食可养活人口,一直要大于大樟树实际总人口。
也就是粮食储量其实一直是增加的。
贺超赶紧翻找,找到了粮食储量。
“粮食储量为12万吨,可以支撑目前所有人口5个月的粮食消耗。”
李宇点了点头,粮食储量虽然从几千吨,到几万吨,再到现在的十几万吨,跨越式的增长。
但是,支撑所有人消耗粮食的时间长短,却一直收到实际人口的影响不断波动。
之前最低谷值的时候,只能够支撑大樟树上下所有人3.5个月。
最高峰值得要回溯到五年前了,那个时候储备粮可以支撑大樟树人口12个月的时间。
当然这个支撑时间计算的标准比较粗糙:
那就是大樟树人口不再增加,同时大樟树势力的温室大棚不再产出粮食来计算,光靠储备粮支撑现有人口的时间。
随着人口增加,温室大棚持续产出新的粮食,这个支撑时间还会不断有波动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