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老鼠带着回了临时的停尸房。
“大人,你怎么在这看江逸玩老鼠干啊?”
“小宋,谁会在停尸房玩老鼠干啊,那个老鼠是失火现场捡到了的,看腿好像是被重物压住了。”
“大人,老鼠口切开后,有灰尘,你看,呛黑了,说明失火时候在里面,你看这老鼠只是外皮烧伤,然后可能是温度过高,把他烤死了。”
“你的意思是,这只老鼠才能代表那个牢房的火势大小,还有着火的时长。”
“只要不是后来扔进去的,基本可以确定。”
“那么,这五个死者,到底是从哪里搬来的呢?”
“对了,大人,我把焦掉的尸体取下一块泡了泡,似乎有什么油脂。”
“油脂?”
“对,就是不清楚是什么油脂,因为我对油脂不太熟悉,也没有相关的文书可以参考。”
“不急不急,一起想办法,小宋啊,我们去那个原先的牢房看看。”
大人带着我们一起往那个方向,一个县衙的衙役拦住了我们,“大人要往何处?”
“原先的大牢。”
“那地方进不去了,已经彻底被水淹了,原先我们大牢在那,经常往外排水,后来搬过来了,不排水了,就完全被水淹了。”
“怎么这么低?”
“从前位置就在那,后来附近一条河突然改道了,就这样,大牢彻底就不能用了。”
“哦,那就算了,去了也进不去了。”
我们仨就这样在县城里溜达,宋大哥忍不住了。
“大人,我们是来查失火案的,怎么现在闲逛着呢?”
“走走看看,看这个县的生活,总觉得这件事透着不正常,首先是送到府衙的文书里,为什么只字不提跑掉的那一个,这边县太爷说派人去逃犯的家里找了,目前还是没消息,这个人是轻罪,逃狱是为什么呢,疯了吗,逃狱是死罪,半年就可释放了,其次,江逸发现的那个死老鼠,也很奇怪,很明显是被压在重物下的,跑不掉被烧死了,结果这小小的一只老鼠,居然没有变成炭,那几个犯人怎么也比老鼠身子厚啊,怎么他们几个就变成了炭,还有烧死的人剩下的部分里有油脂,都变炭了,油脂怎么回事?”
大人把问题都提炼了一遍,的确是全是问题。
“大人,这些都是疑点,再一个,这个知县大人也很奇怪,到现在也不给你禀报那个逃犯的事情,怎么一直没把人找回来呢?”
“也是,那么我们回县衙去吧。”
宋大哥给我塞了一块烧饼,“你哪来的?”
“路边买的,闻着挺香。”
等我啃完烧饼也回到县衙了。
“清石县,那个逃犯怎么个情况?”
“大人,下官正要向您禀报,那人在逃窜途中摔下山崖了,尸体还在找,找到了立刻禀报给大人。”
“对了,那个之前的牢房已经彻底被水淹了吗?”
“是的,大人,不然也不会在这里重新盖了。”
“行了,有进展你再来告诉本官吧。”
大人也一筹莫展。
“大人,宋哥是不是很会游泳?”
“嗯,会啊。”
“我们夜探牢房吧。”
“夜探?”
“对,那个被水淹掉的牢房里,总觉得有问题,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彻底被水淹了,那岂不是县城都要搬走了,一间房高度的水,那是多少水啊。”
宋大哥在旁边一脸不开心,“那种地下,还不知道有什么脏东西,下去呛到怎么办?”
“小宋,能下到底就下去,下不到底,就不要硬撑。”
入夜之后我们三都换上了一身灰黑色的粗布衣服,到了那个废弃牢房附近,绕到后面,在一个矮墙边,我和大人在旁边蹲着,宋哥外衣脱掉就下去了。
“小宋,安全为主。”
很长时间,宋大哥都没动静,水里也很安静,大人实在有点担心了,蹲着的腿动了一下。
“你在担心宋大哥吧。”
“自然啊,不能为了查案,把小宋弄出什么差错。”
水里的宋大哥突然冒头,吓人一跳。
“吓死人了。”
“没死人,再不上来就要死人了。”
“怎么样啊,小宋你先上来,再说。”
我们三个回到驿站,坐在大人房里。
“小宋你去洗个澡吧。”
“我没事。”
“你有味儿。”
宋大哥气的立即站起身回去洗澡了。
“你说小宋到底看到什么了?”
“你等他洗完澡不就知道了。”
我俩无聊的坐在桌边。
宋大哥还算快,很快就洗好澡换好衣服了。
“那下面啊,黑乎乎的,但是我摸了一遍,就是墙面是不平的,地面也是,很多坑洼。”
“宋大哥,是什么样的坑洼?”
“就是很规律的,一块块方形的。”
“这是什么东西,墙面怎么会一块块方形的呢。”
“还有,牢房没有透气的地方,我看了,怎么会一点透气的都没有呢,连屋顶都是封死的。”
“跟我们看到的失火的牢房不一样的吧?”
“不一样,就是感觉很密闭。”
“大人,牢房有什么规制吗?”
“有的,必须要透气,还要放火,其实各县都是按照自己的地势条件,牢房做好后,需要府衙派人来检查。”
“那个埋入地下的牢房,为什么在宋大哥看来,密不透气呢。”
“江逸,我吃完饭后,看了一下清石县的地势图,的确是去年河流改道,然后就弃用那个牢房了,可是根据地势图,弃用的并不是县城里最低的地方,实在是不明白那水怎么回事?”
“不知道,明天白天我们再去看看外围。”
早晨路过县城里的荷塘,看见很多人在挖藕,一个大哥在靠近荷花塘边上挖着,我路过的时候,他们扔了几段藕上来。
“送你的,小女子,这是我们县最好吃的藕。”
我拿起那藕,跟他们道了谢。
“你人缘真好,路上都有人给你送东西。”
等到我们到了那个被水淹掉的牢房旁边的时候,一个老者拄着拐路过,“年轻人,你们看这个做什么?”
我凑上去,“老伯,你怎么也来看这个?”
“我眼神不好,以前要去前面看荷塘,现在腿脚不好了,在这就可以看到了。”
我站在老者旁边,抬头看了一眼,的确可以看到荷塘。
“老伯,你说以前要到前面去看荷塘,是因为衙门的大牢在这,不让你站在这吗?”
“不是啊,因为在这看不见啊。”
我一头雾水,“什么看不见?”
“你这个小女子,看不见,就是看不见,就是挡住了看不见,怎么年纪轻轻还耳背上了呢?”
宋大哥刚准备上去跟老者理论,我拦住了。
“老伯,你多久以前站在这里看不到荷塘啊?”
“去年啊,去年大牢搬走前,就是看不见啊。”
“大人!”我迅速凑到大人旁边。
“回去说,然后小宋找个人,回去送封急信,我们需要加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