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逆光中,武媚娘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她的眼中瞬间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陛下,你是来接我的吗?”
李治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笑容。
高阳公主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奇异的飘忽,她的声音低沉而缓慢:
“妹妹别急,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在这里过你们幸福的小日子吧。”
她说着,眼神却有些恍惚,望向远方宫墙的尽头,仿佛在透过时空,看着另一个人。
她的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嫉妒,有羡慕,也有深深的无奈。
“什么?” 武媚娘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满是疑惑地看着高阳,
“公主,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陛下他……”
她的心里充满了不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武媚娘,我问你,” 高阳没有理会她的疑问,转而直视着她,眼里带着一种探究的笑意,可那笑意却像结了冰,丝毫达不到眼底,
“如果他不再是皇帝,你还愿意和他在一起吗?你爱的,到底是他这个人,还是他身上的龙袍?”
这个问题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瞬间刺破了温情脉脉的表象,让整个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武媚娘先是一愣,随即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治。只见他眼中满是紧张与期待,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正一瞬不瞬地望着自己。
她的心猛地一软,那些宫廷的算计、权力的倾轧,在这一刻都变得不再重要。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缓缓地、坚定地笑了,嘴角的弧度温柔而真挚:
“我愿意。我爱的是李治,无关他是不是皇帝。我愿意和他永远在一起,哪怕只是粗茶淡饭,隐姓埋名。”
她的声音虽然轻柔,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媚娘!” 李治欣喜若狂,一把紧紧握住了武媚娘的手,仿佛握住了失而复得的整个世界。
他眼中的激动与感激,几乎要溢出来。
“啪啪啪……” 清脆的掌声响起,高阳公主鼓了鼓掌,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真精彩。真是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就在这时,房遗爱不知何时已悄然站在高阳身后。
他看着她眼底一闪而过的脆弱,心中一痛,伸出手,轻轻将她搂进了怀里,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低声说:
“高阳,别难过。我会永远陪在你的身边的,无论你是公主,还是……别的什么。” 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带着一种无尽的承诺。
高阳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感受着那久违的温暖,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
她闭上眼睛,嘴角终于扬起了一抹发自内心的、释然的笑容。
几日后,一道圣旨传遍了整个长安城,震惊了朝野上下——唐高宗李治自愿退位,传位于皇妹高阳公主!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重磅炸弹,让整个朝廷陷入了混乱和震惊之中。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随即炸开了锅。
“荒谬!简直是荒谬至极!”
老臣长孙无忌第一个出列,面色铁青,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愤怒与鄙夷,
“还请皇上三思!这世间自有天地伦常,从未有过女人称帝的先例!此举乃是违反祖宗法制的大不敬之事,万万不可啊!”
他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充满了威严和不屑。
他死死地盯着高台之上,一身龙袍,神情平静的高阳,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警告。
一个庶出的公主,也妄图染指九五之尊的宝座?这简直是李唐王朝的奇耻大辱!
高阳端坐在龙椅上,俯视着阶下群情激愤的百官,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她没有看那些跪地的老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文官队伍前列的褚遂良。
“褚大人,”她的声音清晰而沉稳,透过大殿的空旷,传到每个人耳中,
“你认为,女子为何不能称帝?”
褚遂良没想到皇帝会第一个点他的名,他愣了一下,随即拱手道:
“回陛下,非是臣等迂腐。只是自古‘三纲五常’乃立国之本,女子称帝,于礼不合,恐引天下非议,动摇国本啊!”
“于礼不合?”高阳冷笑一声,从龙椅上站起身,一步步走下丹陛。
她停在长孙无忌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长孙大人,当年太宗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位,那时的‘礼’,又在何处?”
长孙无忌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和愤怒:“陛下!您怎能拿太宗皇帝与……”
“我只是在说,”高阳打断他,语气冰冷,
“权力的归属,从来不是由性别决定的,而是由能力。
太宗皇帝能开创‘贞观之治’,是因为他有治国之才;若是换成一个昏庸无能的男子,难道仅仅因为他是男人,就能坐得稳这江山吗?”
她的话像一把重锤,砸在每个官员的心上。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微弱。
“朕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不服。”高阳的目光扫过全场,
“朕不要求你们立刻臣服,但朕给你们时间。三个月,朕会用这三个月的时间,证明给你们看,朕高阳,有能力守护好这大唐江山!”
她顿了顿,声音中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即日起,大赦天下,减免全国半年赋税。命房遗爱为骠骑大将军,统领禁军,镇守京城。命李绩为尚书左仆射,主持朝政。”
“陛下!”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高阳一个冰冷的眼神制止了。
“长孙大人,”高阳看着他,
“若是你觉得朕的安排不妥,或者觉得朕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大可以像当年对付废太子李承乾一样,拿出你的本事来。只是朕要提醒你,朕不是李承乾。”
长孙无忌看着高阳眼中那毫不掩饰的锋芒,心中猛地一沉。
他知道,眼前这个女人,比她的哥哥李治,甚至比太宗皇帝,都要难对付得多。
三个月期限的最后一天,高阳下令召开朝会。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齐聚。
与三个月前的剑拔弩张不同,如今的官员们脸上大多带着敬畏和信服。
高阳穿着一身威严的龙袍,缓缓走上龙椅坐下。
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文官队伍的末尾——长孙无忌终于来了,他穿着一身朝服,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
“三个月前,朕说过,会用三个月的时间证明自己。”
高阳开口说道,
“如今三个月已过,朕想听听,众卿对朕这三个月的治理,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李绩立刻出列,拱手道:
“陛下登基以来,大赦天下,减免赋税,清查土地,安抚流民。
短短三月,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农业丰收,商业繁荣。
此等功绩,堪比太宗皇帝的‘贞观之治’初期!臣恳请陛下,昭告天下,改元‘永徽’,以彰显陛下的圣德!”
“臣附议!”房遗爱立刻跟上,
“陛下英明神武,治国有方。臣率领禁军巡查各地,所见之处,百姓无不称颂陛下的恩德。臣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李绩和房遗爱的表态,朝堂上立刻响起了一片附和声。
“陛下圣明!”
“臣等恳请陛下改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官员们纷纷跪倒在地,向高阳行三叩九拜大礼。
就连那些曾经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派官员,此刻也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
长孙无忌站在原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高阳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赢得了民心和朝堂的支持,而他所坚持的“女子不能称帝”的观念,在事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殿中,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老臣……老臣有眼无珠,之前对陛下多有不敬,还请陛下治罪。老臣愿辅佐陛下,共创大唐盛世!”
高阳看着跪在地上的长孙无忌,眼中没有丝毫得意,只有平静:
“长孙大人起来吧。朕知道你是为了大唐江山着想,只是观念不同而已。
如今你能知错就改,朕很高兴。希望你以后能尽心辅佐朕,不要再有二心。”
“谢陛下不杀之恩!”长孙无忌感激涕零,再次叩首。
高阳站在高台上,俯瞰着这片属于她的江山,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她将带领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让“高阳”这个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