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不,是相邦——相邦是否赠我令牌?”
“禀大人,未有令牌,不过相邦已传口信,想来各地皆有所准备。”
“好,我们先去处置集市纠纷。你可知纠纷细节,速报于我。”
“遵!近来满城无人不知:几处集市之上,有人带头拖欠应纳铜贝,多则一年,少则数月,且波及甚广,已是难以控制。”
“好说,免了。”
“大人,‘免了’是何意?劣民如此不堪,难道不经严惩,反倒赦免乎?”
小荣刚想回答,可仔细看向车夫的脸——白白净净;又看向他的身躯——瘦长纤细,瞬间明白一切:这哪是单纯的车夫,这就是侯雀派来监督我的啊!
小荣已打定主意,不能什么都跟他说。
车夫见小荣无话,又诺诺问询几句,小荣听后,只给出了一句回答:“只管出行,到时便知。”
车夫无奈,只得将视线转向前方:“全队听令:进!”
一行几十人的车队浩浩荡荡赶赴最近的集市,小荣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可以独当一面;忧的是侯雀真能允许自己得到功劳?
到了纠纷最重的集市入口,小荣却怎么也不肯下车。
他打发其他人去召集闹事的人,只把车夫留在车旁。
“大人,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万一惹得那些劣民冲撞,该当如何?”
小荣一听,心里发乐:这半年来,生活太平静了,他还巴不得有些波澜呢!
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任何人来此,但集市内部却尚有异动,小荣心下明悟:抵制缴纳税赋的人群显然已经抱成了团。
看到车夫的焦急状,小荣隔着布帘说道:“一会儿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学。”
“这……”
“我无令牌,官职也尚在寄放,还要我出面乎?”
“你大可出面,王子与宰相早已吩咐过沿途各地,然,上边只要我保大人安全,未有代为传语之命。”
“好,你不肯。我提醒你莫忘一事:我亦是前任宰相之客,我若以这层干系,向当今宰相参你‘护卫不力’之过……”
车夫听闻却未有反应,小荣在车内重重拍手,并使劲摇晃身子,假装是在打自己的脸。
当声音传出之时,车夫赶忙跪在车旁:“遵大人命令!”
小荣非常满意眼下的情形:自己从前确实太像一个“显眼包”了,估计已经招致很多人的不悦,这次就要车夫代自己露脸吧!
若干人马一齐归来,却只找来几名参与闹事的人,想必其余更多的人是在暗中观望。
小荣不紧不慢,发出极小的声音:“听仔细也:免你们所欠之杂税。”
车夫站在车旁,认真复述了一遍。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了,就连躲起来的那些商户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荣接着抛出一句:“赦免之税,仅限过去一年,你们只需缴纳今年之税,则可以一当二。”
他本以为,用一年顶两年的方法,商户们都会满意,毕竟生意还要照做,人还要继续生活。
有人不乐意了:“大人恩德,甚是感激,可今年邦国征战,税赋远高于去年。”
小荣一听,这简单啊!
他说道:“以两年……哦不,以三年之中最低税赋来计算,一次缴纳今年之税赋者,则去年之税赋免除;一次缴纳两年税赋者,则第三年税赋免除。”
这些精明的商民立马就明悟:“这样一来,若有拖欠者,如今一次缴纳两年,可抵四年税赋?”
于是就有人提出疑问:“若是先前拖欠不满一年,或是早已超过一年,该当如何?”
小荣告诉众人:“那些税款尚须追究:拖欠未满一年者,若是月份极少,按“丝罚”之罪论处,即拿一定丝绢相抵,亦可拿目前紧缺之货物抵押——须按最低价格折算;若是月份很多,则可以从月份少者身上“购买”——按丝绢及紧缺货物价格折算,以凑齐一年之期。”
人群很满意,小荣也很满意,他暗想一通:这几年战乱连连,边境流民失所,如今殷都附近还算富饶,可这样的局面实际也很脆弱,如果能让商民满意,而且能一下子收齐一到两年的税赋,已然不易。”
又有人发问:“大人,若是并无拖欠之人,可否奖赏?”
话音刚落,就引来人群哄笑:自古以来,官府不搜刮就不错了,还奖赏平民?
小荣发话:“有!若经查实,有从未拖欠税赋之人,只需一次缴纳今年铜贝,则明后两年全部免除,且朝堂再有招纳之事,其子女可优先入职;师旅再有招募之事,亦是如此。”
说完,未等人群反应过来,小荣悄悄从车里将一块甲骨递给车夫:“你们且看,我不日就命人刻此凭证,分发给大小集市之中未有拖欠之人。这是首次施行,故未考虑年限,下回再设置此凭证,则需连续五年未拖欠税赋者,方可享有此利。”
商户们就要冲到车前来拥抱车夫,奇怪的是,后面有几人下意识推着众人前进。
小荣秒懂:这几人里定有主事者,他们最为敏感,知道集市之民联合起来,归根结底也是钻了武丁在外的空子。如今能免一到两年税,也算利益满足,若等到武丁回来再不消停,那就有苦果子吃了!
人群就要靠近,可车夫哪里见过这架势,未听小荣发话,就赶忙喊“止”。
商户们见车夫叫停,只得原地拜礼,
等候车夫命令。
车夫又成了小荣的传话筒:“你们自行派人禀告官员并缴纳赋税即可,且言说这是王子与宰相共同议定之策,断无更改;若遇懈怠之官员,尽管来宰相府邸申明。”
众人再拜,目送小荣的队伍离开。
田野、树林、矿洞、村庄,小荣就这么颠来荡去,率领一群人继续前行。
要去多少个地方,要过多少天,他也不知道。
正当他拿起一块公文甲骨,寻找下一个去向的时候,车夫开了口:“大人,你之决策甚为高明。”